国产精品三级AV三级AV三级_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青青草激情在线久久久免费播放_人妻无码视频免费看

康萊特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康萊特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一、康萊特對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作用(論文文獻綜述)

張自強,孫永康,劉建濤[1](2021)在《非小細胞肺癌術后中醫(yī)藥治療干預的臨床研究進展》文中研究指明腫瘤是當今世界范圍內的醫(yī)學難題。肺癌是近年來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增長較快的惡性腫瘤,在中國肺癌也是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逐年上升的第一大腫瘤。世界衛(wèi)生組織數據表明數十年來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并無明顯提高。中醫(yī)藥以"扶正抗癌"的治療思想為指導,其在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輔助治療方面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中醫(yī)藥可顯著提高腫瘤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復發(fā)轉移率及改善生活質量。在NSCLC術后輔助治療中,中醫(yī)藥具有確定的減少放化療不良反應方面的療效。本綜述就近年來中醫(yī)藥治療NSCLC的臨床研究進展進行整理和總結。

李沛瑾[2](2021)在《315例Ⅳ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回顧性隊列研究及生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過收集Ⅳ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總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相關資料,分析影響Ⅳ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后的相關因素,篩選出獨立的危險因子和保護因子,并將中醫(yī)藥治療作為暴露因素進行回顧性隊列研究,為后續(xù)建立中西醫(yī)結合治療Ⅳ期NSCLC的有效方案及更多的前瞻性研究提供參考。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01月0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就診于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的Ⅳ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臨床信息,并通過門診及電話進行隨訪獲取最終生存狀態(tài),隨訪截止至2020年12月31日。研究主要分為兩部分:(1)回顧性隊列研究:將中醫(yī)藥治療作為暴露因素,按照暴露程度分為高暴露組(平均每年中醫(yī)藥治療時間≥ 6個月)、低暴露組(平均每年中醫(yī)藥治療時間≥ 3個月且<6個月)和無暴露組(平均每年中醫(yī)藥治療時間<3個月)三個隊列,主要研究指標為OS和PFS;(2)生存分析:主要分析變量包括:性別,年齡,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吸煙史,家族史,分期(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 第 8 版),確診時轉移部位,原發(fā)肺癌位置,病理類型,基因突變,接受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及中醫(yī)藥治療等。采用Kaplan-Meier法進行單因素生存分析,差異經Log-rank檢驗和Breslow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再根據單因素分析的結果,經Cox多因素回歸分析得到與預后相關的有顯著意義的因素變量,篩選出獨立的危險因子及保護因子。結果:1.共納入315例Ⅳ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例。截止至隨訪結束共計死亡230例,生存85 例。平均 OS 為 30.521±1.032 個月,中位 OS 為 29.7(95%CI:26.068,33.332)個月。1年累積生存率為81.0%,2年累積生存率為56.8%,3年累積生存率為39.4%,4年累積生存率為5.1%。截止到隨訪結束,共計進展311例,無進展4例。中位PFS為10.1(95%CI:8.572,11.628)個月。其中1年累積無進展生存率為45.4%,2年累積無進展生存率為14.6%,3年累積無進展生存率為4.4%。2.回顧性隊列研究結果:按中醫(yī)藥暴露程度劃分為3組:高暴露組(94例)、低暴露組(73例)和無暴露組(148例),三組基線一致。經Log-rank檢驗和Breslow檢驗后認為,中醫(yī)藥高暴露組能明顯延長OS和PFS,與低暴露組和無暴露組間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而低暴露組與無暴露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3.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初始骨轉移、初始肝轉移及初始腎上腺轉移、基因突變、肺部手術、靶向治療、中醫(yī)藥治療、辨證湯劑治療、中醫(yī)藥聯合靶向治療對Ⅳ期NSCLC的OS和PFS均產生影響;性別、吸煙史、病理類型、原發(fā)位置、免疫治療、中醫(yī)藥聯合化療、中醫(yī)藥聯合化療和靶向治療僅影響Ⅳ期NSCLC的生存期;化療僅影響Ⅳ期NSCLC的無進展生存期。4.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影響Ⅳ期非小細胞肺癌OS的獨立因素有:IVC期[HR=1.605(95%CI:1.092,2.359),P=0.016],吸煙史[HR=1.626(95%CI:1.153,2.293),P=0.006],靶向治療[HR=0.468(95%CI:0.345,0.634),P=0.000],辨證湯劑治療3-6 個月[HR=0.510(95%CI:0.350,0.743),P=0.000],辨證湯劑治療 ≥ 6 個月[HR=0.263(95%CI:0.173,0.399),P=0.000]。5.多因素分析顯示影響Ⅳ期非小細胞肺癌PFS的獨立因素有:肺部手術[HR=0.517(95%CI:0.365,0.730),P=0.000],初始肝轉移[HR=1.973(95%CI:1.322,2.945),P=0.001],靶向治療[HR=0.593(95%CI:0.434,0.809),P=0.001],辨證湯劑治療3-6 個月[HR=0.358(95%CI:0.249,0.498),P=0.000],辨證湯劑治療 ≥ 6 個月[HR=0.352(95%CI:0.365,0.730),P=0.000]。結論:本研究認為高暴露中醫(yī)藥治療對改善Ⅳ期非小細胞肺癌的OS和PFS具有一定作用,辨證湯劑治療聯合靶向治療改善預后的效果更加顯著。

宋博[3](2021)在《中成藥輔助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隊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回顧性隊列研究的方式,探索中成藥輔助治療晚期NSCLC(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非小細胞肺癌)對患者PFS(Progress Free Survival,無進展生存期)、OS(Overall Survival,總生存)、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KPS(Karnofsky,卡式評分)、中醫(yī)癥候評分的影響,最終明確中成藥輔助治療晚期NSCLC的療效及優(yōu)勢。2.研究方法通過查閱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住院病歷,將病理類型為腺癌或鱗癌且臨床分期為IIIb-IV期的NSCLC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中成藥作為暴露因素,分為暴露組與非暴露組進行回顧性隊列研究。非暴露組根據2018年V6版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臨床實踐指南進行治療,依據患者情況采用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或最佳支持治療;暴露組在根據2018年V6版NCCN臨床實踐指南治療的同時,配合服用中成藥,包括:參一膠囊、回生口服液、紫龍金片、槐耳顆粒、復方菝葜顆粒、康萊特軟膠囊、威麥寧膠囊、西黃丸/膠囊、華蟾素片,按說明書規(guī)定劑量服用至少8周。觀察指標:主要觀察指標:PFS;次要觀察指標:OS、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KPS、中醫(yī)癥候評分。3.研究結果研究共納入了140例患者,暴露組68例,非暴露組72例。暴露組患者m PFS(Median Progress Free Survival,中位無進展生存期)與非暴露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5.4個月vs 4.7個月);暴露組患者m OS(Median Overall Survival,中位生存時間)與非暴露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17.7個月vs 17.2個月)。在降低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方面,治療后,兩隊列患者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CYFRA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s,細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均下降,但兩隊列間CEA、CYFRA21-1水平未見明顯差異(P>0.05)。在改善生存質量方面,暴露組較非暴露組可改善患者KPS(P<0.05)。在改善中醫(yī)癥狀方面,暴露組較非暴露組可降低患者中醫(yī)癥候評分(P<0.05)。對PFS進行分層分析結果顯示:1)不考慮暴露因素進行分層分析,西醫(yī)治療方法、性別、病理類型、吸煙情況、臨床分期對患者PFS的影響有統計學意義;年齡對患者PFS影響無統計學意義。2)接受化療、接受支持治療、男性、年齡<64歲、無吸煙史人群中,暴露組m PFS優(yōu)于非暴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COX回歸分析顯示,使用中成藥,接受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是PFS的獨立性保護因素。對中成藥進行分層分析,結果顯示:1)紫龍金片、參一膠囊、威麥寧膠囊、西黃丸/膠囊對延長患者PFS有統計學意義,各中成藥暴露組對延長患者OS無統計學意義。2)延長服藥周期對提高患者OS有統計學意義,對提高患者PFS無統計學意義。3)交叉用藥對延長患者PFS及OS無統計學意義。4.研究結論中成藥輔助治療晚期NSCLC不僅能延長患者PFS還可以降低血清CEA、CYFRA21-1水平、改善生存質量、降低中醫(yī)癥候評分。西醫(yī)治療方法、性別、病理類型、吸煙情況、臨床分期對PFS的影響有統計學意義,中成藥的獲益人群為接受化療、接受支持治療、男性、年齡<64歲、無吸煙史患者,使用中成藥,接受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是PFS的獨立性保護因素。中成藥中紫龍金片、參一膠囊、威麥寧膠囊、西黃丸/膠囊對延長患者PFS有統計學意義,延長中成藥服藥周期可提高患者OS。

李凱[4](2021)在《中醫(yī)藥治療肺癌核心指標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中醫(yī)藥治療腫瘤具有一定的療效優(yōu)勢,而優(yōu)勢的表達需要基于公認的療效指標的測量和數據分析。針對目前中醫(yī)藥治療肺癌臨床療效評價指標多而公認度低等問題,開展核心指標集研究,以構建中醫(yī)藥治療肺癌臨床試驗核心指標集,為相關臨床研究和證據轉化研究的開展提供參考。方法:本研究參照國際COMET協作網和中醫(yī)藥臨床試驗核心指標集研制技術規(guī)范,開展條目池構建和指標共識研究。研究一結局指標條目池構建基于臨床試驗文獻的療效評價指標分析:通過計算機檢索8個數據庫,包括Pub Med、cochrane圖書館包括臨床試驗和系統評價數據庫、Embase、Web of Science、CNKI、萬方、VIP、Sino Med,對中醫(yī)藥治療肺癌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進行抽樣分析;臨床試驗注冊方案療效評價指標分析:檢索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Chi CTR)和美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clinical trials.gov)數據庫。以肺癌為主題、中醫(yī)藥為干預措施進行限定,檢索相關的臨床研究方案,獲取潛在的結局指標;基于問卷調查的指標采集與分析:通過對患者及臨床醫(yī)生問卷調查獲取額外的結局指標;整合臨床文獻、注冊方案和問卷調查獲得的臨床療效評價指標,對指標進行規(guī)范化處理,形成肺癌臨床療效評價指標條目池。研究二Delphi調查與共識會議:采用德爾菲調查問卷的方法對納入指標進行初步的共識,通過共識會議的方法最終達成中醫(yī)藥治療肺癌核心指標集共識。結果:通過分析文獻檢索納入的654個臨床試驗文獻、2個注冊庫得到的66個臨床研究方案、64位醫(yī)生和8位患者的調查問卷,共計得到2797個療效評價指標,經整理和規(guī)范化處理后共有196個評價指標。單個研究指標數量最少為1個,最多達15個。使用頻次排前10位的結局指標依次為:實體瘤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生活質量、免疫功能、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中醫(yī)證候積分、臨床癥狀改善情況、總生存期、無進展生存期、體重變化。第一輪德爾菲調查中,專家達成共識的有24個指標;第二輪德爾菲調查中,所有專家達成共識的指標有17個。在共識會議最終確定的核心結局指標包括生存期/生存率,生活質量,實體瘤臨床療效評價,不良反應,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共五類核心結局指標,專家組經討論認為在達成共識的核心指標中,可以將已經在德爾菲調查中達成共識的二級指標及相關測量工具作為下一步討論內容,包括生存期的子指標(無進展生存期、總生存期、中位生存期),生活質量的測量工具包括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生命治療核心量表(EORTC-QLQ-C30)、卡氏評分(KPS)、腫瘤病人的生活質量評分(QOL)、肺癌特異子量表(EORTC QLQ-LC13)等,實體瘤臨床療效評價的子指標(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病灶穩(wěn)定(SD)、疾病進展(PD)、遠處轉移、疾病控制率(DCR)、客觀緩解率(ORR)及測量工具(WHO標準、RECIST標準),生存率的子指標(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不良反應的子指標(毒副反應、骨髓抑制、放射性肺損傷),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及其子指標(疼痛、呼吸困難、中醫(yī)證候/癥狀)及測量工具(疼痛NRS評分、中醫(yī)證候積分)。結論本研究形成了中醫(yī)藥治療肺癌核心指標集,包括5類指標及相應公認的評價工具,符合國際標準也兼顧了中醫(yī)藥特點,對提升肺癌中醫(yī)臨床研究設計和證據轉化應用有指導作用。由于中醫(yī)證候療效評價缺乏公認的標準,證候療效評價還需要加強特色指標的開發(fā)研究。

王強,楊繼,張垚[5](2021)在《中醫(yī)治療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研究進展》文中指出中醫(yī)治療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臨床療效良好,主要通過辨證施治、專病專方、經驗方、中成藥等中藥內治療法以及中藥注射液、針灸和穴位貼敷等療法聯合化療方案進行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的進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改善預后;作用機制主要在于抑制肺癌細胞增殖、誘導肺癌細胞凋亡、提高機體免疫力、抗化療耐藥等方面。

楊鳴[6](2021)在《中藥注射劑干預惡性腫瘤循證評價及與化療藥相互作用的評價方法》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惡性腫瘤是嚴重威脅人類生命的常見病、多發(fā)病,造成巨大疾病負擔。盡管現有治療手段取得了一定療效,但仍不能解決所有臨床問題。中藥注射劑在惡性腫瘤治療中應用廣泛。隨著公立醫(yī)院改革的推進,一系列加強輔助用藥管理和國家醫(yī)保藥品目錄動態(tài)調整的通知出臺。由于藥品說明書對臨床定位不清,循證證據不足,中藥注射劑的市場份額迅速下降,亟需精準的循證證據支撐中藥注射劑在臨床治療或輔助治療惡性腫瘤。在中西醫(yī)并重的政策下,中西藥聯合應用是惡性腫瘤治療領域最普遍的現狀,中藥注射劑常與化療藥聯合應用以“增效減毒”。然而對于“增效減毒”的本質仍需要藥物相互作用臨床研究進一步深入探討。目前藥物相互作用研究較少,可能與欠缺方法學指導有關,亟待對相關方法學要點和框架進行探索研究。目的明確用于惡性腫瘤治療的中藥注射劑的臨床定位,以艾迪注射液為例,為臨床實踐提供全面的系統評價與meta分析證據。在掌握草藥-藥物相互作用臨床研究方法基礎上,初步建立中藥注射劑與化療藥相互作用臨床評價的方法學框架和要點,為相關研究提供方法學參考。方法研究一:中藥注射劑干預惡性腫瘤臨床研究的循證評價在深入了解輔助用藥、醫(yī)保目錄調整等政策背景的基礎上,檢索國家藥監(jiān)局網站、藥智網、米內網等數據庫,梳理歷年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醫(yī)保目錄》,調研用于惡性腫瘤的中藥注射劑品種;以2019年版國家《醫(yī)保目錄》中抗腫瘤/輔助治療腫瘤的10種中藥注射劑為研究對象,檢索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重慶維普數據庫、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服務系統、Web of Science、PubMed和Embase數據庫中以上各類中藥注射劑的隨機對照試驗(RCT)和系統評價與meta分析,檢索時間2020年12月。排除題目摘要明顯不符合的研究后進行文獻計量分析;以中國知網的檢索題錄為資料,通過Citespace和VOSviewer軟件進行可視化分析及呈現;歸納受試人群病種、分期、中醫(yī)證候、聯合用藥、對照和結局,以證據圖譜展示,明確治療或輔助治療作用。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療/輔助治療惡性腫瘤隨機對照試驗系統評價的證據綜合系統檢索截至2020年12月發(fā)表的中藥艾迪注射液治療或輔助治療惡性腫瘤的系統評價與meta分析。研究人員兩兩一組獨立篩選并提取資料,根據系統評價方法學質量評價工具AMSTAR2和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優(yōu)先報告條目:PRISMA聲明評價納入研究的方法學質量和報告完整性。歸納納入研究基本特征,對生存率和腫瘤緩解、生活質量、惡性積液、放化療副作用、免疫功能等結局進行分類綜合。研究三:草藥(中藥)-藥物相互作用評價方法的初步研究本研究通過概括性評價,系統收集了近10年PubMed收錄的草藥-藥物相互作用臨床研究的評價方法,提煉其方法學要點,參考各國藥物相互作用臨床評價指南和相關指導原則、國際臨床試驗質量與報告規(guī)范,結合當前中藥注射劑與化療聯合應用的臨床實際現狀,初步形成中藥注射劑與化療藥相互作用臨床評價方法框架和方法要點,提出中藥注射劑與化療藥相互作用臨床研究的方法學質量和報告規(guī)范建議清單。結果研究一:中藥注射劑干預惡性腫瘤臨床研究的循證評價共發(fā)現30種曾經或當前應用于惡性腫瘤治療或輔助治療的中藥注射劑,其中2019版國家《醫(yī)保目錄》包含10個品種。用于惡性腫瘤治療的各類中藥注射劑品種的隨機對照試驗(RCT)和系統評價自2000年后發(fā)表數量顯著增加,發(fā)表高峰在2014-2016年。各品種納入研究的關鍵詞中均包含“化療”,VOSviewer關鍵詞共現可視化圖譜顯示中藥注射劑常與化療聯合應用,用于非小細胞肺癌、原發(fā)性肝癌、結直腸癌等病種,以及惡性積液、癌痛、癌性疲乏等腫瘤相關癥狀體征,文獻報告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免疫功能和減輕放化療副作用的效應。證據圖譜共納入366項RCT和48項系統評價,217項(59.3%)RCT的干預措施包含復方苦參、參芪扶正和艾迪注射液,118項(32.2%)RCT的研究疾病為肺癌(118,32.2%),其次是結直腸癌(39,10.7%)和胃癌(39,10.7%)。355 項(97.0%)RCT 和所有系統評價都評價的是中藥注射劑的加載作用。結局證據圖譜顯示RCT使用較多的結局包括腫瘤近期療效指標、生活質量、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僅艾迪和華蟾素注射液分別有2項RCT在生存期相關的結局中報告了一致的獲益。與醫(yī)保規(guī)定相比,證據明顯不足的有華蟾素注射液治療吞咽困難、豬苓多糖注射液輔助治療惡性腫瘤;與藥品說明書相比,缺少相應證型臨床證據的是參芪扶正注射液、康萊特注射液和注射用黃芪多糖。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療/輔助治療惡性腫瘤隨機對照試驗系統評價的證據綜合本研究共納入了 52項艾迪注射液用于惡性腫瘤治療的系統評價。結果表明,肺癌(20,38.5%)、肝癌(10,19.2%)和結直腸癌(7,13.5%)是研究最多的腫瘤類型。14項(26.9%)納入的RCT受試者為中晚期腫瘤患者。除1項研究之外,其余納入的系統評價均使用艾迪注射液作為放化療的加載療法應用,對比單純標準治療(放化療),顯示出對生存率、客觀緩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的明顯獲益。此外,聯合療法還可以改善生活質量,減少放化療帶來的副作用。然而,僅2項(3.8%)系統評價采用AMSTAR2工具評價的結果為低質量證據,其余為極低質量證據,沒有研究完整報告了全部27項條目,9項(17.3%)英文發(fā)表的系統評價研究報告了 25-26項。研究三:草藥(中藥)-藥物相互作用評價方法的初步研究在概括性評價中納入了近10年發(fā)表的20項草藥-藥物相互作用的前瞻性臨床研究。納入的研究分別為平行組隨機對照試驗(3,15%)、交叉試驗(6,30%)、單臂試驗(8,40%)等,涉及心血管疾?。?,35%)、傳染性疾?。?,10%)和惡性腫瘤(2,10%)等。研究的草藥包括多種草藥來源(6,30%)和單一草藥提取物(14,70%),聯合應用藥物為藥物代謝酶底物、雞尾酒藥物或在臨床實踐中與草藥干預同時使用的藥物。許多研究選擇藥代動力學結局作為測量終點,而其他研究則使用藥效學結局。研究中使用了不同的提高依從性的策略。其他方法學要點包括:草藥質量控制(9,45%),受試者體格檢查(16,80%),受試者服用的藥物、飲食攝入以及飲酒和吸煙習慣限制(18,90%)等。目前未發(fā)現中藥注射劑-化療藥相互作用臨床評價的方法學研究,借鑒現有研究證據、指南和質量評價與報告規(guī)范,本研究創(chuàng)新地提出了 4點中藥注射劑與化療藥相互作用臨床評價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礎建議,比較了不同研究設計應用于中藥注射劑與化療相互作用臨床評價的優(yōu)缺點,細化了研究人群特征和樣本量計算方法,分別歸納了中藥注射劑與指示藥物、中藥注射劑與化療藥聯合應用的相互作用臨床評價方法,提供結局指標選擇與測量的建議。最終初步形成中藥注射劑與化療藥相互作用評價相關研究的質量評價建議和報告規(guī)范建議。結論用于惡性腫瘤治療的中藥注射劑品種繁多,中藥注射劑多與化療聯合應用,在肺癌、結直腸癌和胃癌等病種研究較多,對近期療效指標、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有較一致的改善作用?!夺t(yī)保目錄》中的各品種循證證據、說明書適應癥和醫(yī)保規(guī)定之間存在一定證據缺口。艾迪注射液可能對肺癌和肝癌生存期有獲益,對大部分腫瘤生活質量和放化療副作用有改善作用。但方法學質量和報告質量均較低,限制了對艾迪注射液證據的解釋和基于證據的應用。需要針對更有臨床價值的原發(fā)性肝癌和肺癌進行高質量的隨機對照試驗,補充系統評價的原始研究證據。單臂前后對照研究和隨機交叉試驗是最常使用的草藥-藥物相互作用臨床評價方法,在未來的草藥-藥物相互作用研究中應增加對方法學細節(jié)的描述。本研究初步梳理完成了中藥注射劑與化療藥相互作用臨床評價的方法學要點,提出了中藥注射劑與化療藥相互作用臨床評價報告建議清單和質量評價建議清單,為未來相關臨床研究提供了方法學支持。

李娟[7](2021)在《康萊特注射液聯合化療延長晚期NSCLC生存時間回顧研究及優(yōu)勢人群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2020年全球癌癥統計報告顯示,肺癌以死亡率占患癌人口的18%仍然位居癌癥死亡率第一位,其中近85%為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而超過70%確診時已為晚期。免疫治療與靶向治療不斷取得突破,但以鉑類為基礎的全身化療仍然是臨床基礎治療方案?;煰熜暂^有限,且不良反應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不利于治療的持續(xù)。以康萊特注射液(Kanglaite injection,KLT)為代表的中藥注射劑作為目前臨床常用藥品,常配合化療以起到增效減毒的作用。既往研究發(fā)現,KLT聯合含鉑化療可以增加患者客觀緩解率(ORR)、生活質量;緩解不良反應。但同時發(fā)現,KLT臨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待進一步評估,其在生存時間的影響方面缺乏足夠研究,相關中醫(yī)理論指導及優(yōu)勢證型有待更明確的揭示。研究目的:分析KLT聯合含鉑雙藥化療在延長晚期非NSCLC患者生存時間方面的干預作用;并對其優(yōu)勢人群進行篩選,歸納總結KLT治療明顯獲益的患者的共同特征及證型情況,提高晚期NSCLC化療患者在選擇中藥注射劑治療方面的精準性。研究方法:采用回顧性非對照研究方法,回顧近10年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腫瘤科住院患者病歷資料,篩選納入有明確病理診斷為晚期NSCLC且行KLT聯合含鉑雙藥化療滿2個周期的患者,對其性別、年齡、既往病史、吸煙史、飲酒史、臨床分期、病理分級、病理類型、合并癥、轉移灶、KLT干預時間、KLT干預劑量、中醫(yī)因素等方面進行分析,根據總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情況分組,對比分析療效不同患者之間的異同,對KLT聯合化療的優(yōu)勢人群進行篩選,歸納總結KLT治療獲益患者的共同特征,中醫(yī)要素等情況。結果:本研究共回顧納入了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2010年01月0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63例患者病例。(1)臨床資料:①基本資料中,男性48例,女性15例,男女比例為3.2:1。年齡分布在35歲至77歲之間,平均年齡62.02±9.99歲。有吸煙史的患者41例,男女均有;有飲酒史的患者24例,均為男性。家族史的患者22例,占比為34.92%;有既往疾病史的患者55例,占比為87.30%。②肺癌相關資料中,周圍型肺癌與中央型肺癌比例為1.25:1,原發(fā)病灶在左肺右肺均有分布,以右肺較多。病理類型以腺癌、鱗癌為主,其中以腺癌較多,占比為58.73%;納入病例中有明確病理分級的共25例;臨床分期包含Ⅲ-Ⅳ期,以Ⅳ期較多,占比69.84%。轉移病灶方面,所有患者均出現轉移,轉移灶為1至5個,以淋巴結轉移最常見;有71.43%的病例非初治,有既往腫瘤治療史。合并癥方面,無合并癥患者占69.84%,有合并癥的以阻塞性肺炎、胸腔積液較多。③治療方案中,聯合的2周期化療包括5種常見含鉑雙藥方案:順鉑或卡鉑聯合長春瑞濱、紫杉醇、吉西他濱、多西他賽或培美曲塞(NP、TP、GP、DP、AP),其中以聯合AP、GP較多;KLT的劑量以藥品推薦的200ml為主;干預期間均有合并用藥,主要包括中藥口服湯劑及其他注射劑(胸腺五肽、未滿2周期的中藥注射劑)。④近期療效方面,PR 16例,SD 38例,PD 9例。ORR為25.40%,疾病控制率(DCR)為85.71%。安全性指標方面,惡心嘔吐總發(fā)生率為20.63%,骨髓抑制總發(fā)生率為39.68%。⑤中醫(yī)癥狀及證候:咳嗽、咯痰、氣短在療前、療后均為前三的癥狀表現;療前舌象以紅、暗、淡為主;苔象以白、薄為主;脈象以細脈最為常見。療前證候要素根據出現頻數依次為氣虛證(47/63)、痰濕證(45/63)、血瘀證(45/63)、陰虛證(22/63)、熱毒證(8/63),常以多種證候要素并見。中醫(yī)證型可見為單一證型、復合證型;其中最常見為肺脾氣虛合并痰濕瘀結證。根據出現頻率高低,主要證型為痰濕瘀結證(46/63),肺脾氣虛證(26/63),氣陰兩虛證(21/63),熱毒蘊結證(6/63)。療后舌象仍以紅、暗、淡為主;苔象以白、薄為主,但數量有所減少,黃苔略有增加;脈象仍以細脈最為常見,但滑脈、弦脈略有增加。療后證候中熱毒證(10/63)略有增加,其余證候要素均略減少;療后證型中痰濕瘀結仍占比最多(43/63),其中氣陰兩虛證略減少(20/63),肺脾氣虛證(27/63)、熱毒蘊結證(8/63)略有增加。(2)生存分析:總生存期(OS)范圍為2-83個月,中位生存時間(MST)為16.00±2.37個月(95%CI:11.36-30.64),1年生存率為80.95%。分別從基本情況、肺癌相關資料、治療方案資料、臨床癥狀、次要結局指標方面進行歸納統計,并逐一使用Kaplan-Meier單因素分析,結果發(fā)現年齡、吸煙史、臨床分期、合用胸腺五肽、近期結局、療前痰中帶血、療前胸悶、療前胸痛、療前氣短、療后痰中帶血、療后胸悶、療后氣短、畏寒肢冷對OS存在影響且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后經過多因素Cox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療前痰中帶血、療后氣短、臨床分期、近期結局是晚期NSCLC患者預后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療前有痰中帶血、療后有氣短、臨床分期為Ⅳ期、近期結局為PD是晚期NSCLC患者的獨立危險因素。將療前、療后的中醫(yī)證型及證候要素進行Cox多因素回歸分析,發(fā)現療前痰濕瘀結證是晚期NSCLC患者預后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療前有痰濕瘀結證是KLT聯合化療治療晚期NSCLC的危險因素。其余證候中,觀察有氣陰兩虛證的生存曲線,且發(fā)現有氣陰兩虛證可能對生存時間存在有利的趨勢,考慮其可能是有利證型。(3)分層分析:①將患者分為OS≥16個月的優(yōu)勢組及OS<16個月的對照組,以探求兩者之間的區(qū)別。結果提示吸煙史、解剖部位、臨床分期、轉移病灶個數、肺內轉移、合并胸腺五肽、近期療效、療前痰濕瘀結證在兩組的分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②中醫(yī)癥狀及證型變化對比:對比兩組中醫(yī)相關因素療前療后變化發(fā)現,癥狀、中醫(yī)證候要素、中醫(yī)證型變化均未達到統計學差異,P>0.05。研究結論:(1)本研究中,KLT聯合化療干預晚期NSCLC患者有延長其生存時間、提高近期療效、改善不良反應的可能。(2)以KLT聯合化療干預晚期NSCLC患者中,年齡、吸煙史、臨床分期、合用胸腺五肽、近期結局、部分癥狀與生存期相關。其中,臨床分期為Ⅲ期、近期結局為PR、SD是晚期NSCLC患者的獨立保護因素。(3)在中醫(yī)相關因素方面,療前有痰中帶血癥狀、療后有氣短癥狀KLT聯合化療干預晚期NSCLC患者的獨立危險因素。此外,痰濕瘀結證是其不利證型,氣陰兩虛可能是其有利證型。

朱云騰[8](2021)在《基于數據挖掘的康萊特注射液臨床使用情況回顧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課題采用網狀meta分析方法對康萊特注射液等中藥注射劑聯合GP方案(吉西他濱+順鉑方案)治療NSCLC(非小細胞肺癌)進行系統性評價,評估其臨床有效性。并采用回顧性統計分析方法,對使用過康萊特注射液的住院患者相關信息整理分析,探討康萊特注射液臨床使用情況和臨床聯合用藥規(guī)律,結合TOPSIS法分析康萊特注射液臨床用藥合理性,為臨床合理安全用藥提供一定依據。方法1.計算機檢索中國知網(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維普網數據庫(VIP)、萬方數據平臺(Wangfang Data)、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據庫(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有關中藥注射劑聯合吉西他濱+順鉑方案用于非小細胞肺癌的相關文獻。按照預先制定的納入和排除標準對相關文獻進行篩選和納入,并對所納入文獻進行質量評價、數據提取;數據采用Wingbug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用軟件Stata 16.0進行統計分析,繪制網狀關系圖、漏斗圖等。2.利用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信息管理系統(His系統),遴選該院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所有使用過康萊特注射液的住院患者基本信息及臨床用藥信息,對收集到的所有信息整理、清洗。利用SPSS 19.0、Clementine 12.0和Excel 2010等統計軟件對整理過的數據進行描述性分析和關聯性統計分析,同時采用加權TOPSIS法對該院康萊特注射液臨床使用合理性進行評價。結果1.網狀meta分析結果臨床有效率:艾迪注射液、復方苦參注射液聯合GP治療NSCLC優(yōu)于單獨使用GP,艾迪注射液聯合GP治療方案優(yōu)于參附注射液聯合GP(P<0.05);生活質量:艾迪注射液、黃芪多糖注射液、康萊特注射液、得力生注射液、參芪扶正注射液、復方苦參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參麥注射液、鴉膽子乳注射液和參附注射液聯合GP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優(yōu)于單獨使用GP方案(P<0.05);惡心嘔吐和白細胞減少:14種中藥注射液聯合GP方案與單獨GP方案無統計學差異(P>0.05)。2.康萊特注射液臨床使用情況分析2.1患者基本信息統計通過對所有數據規(guī)范化清洗整理后,納入1517例住院患者信息,共計1987例次獨立病歷。對1517例住院患者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其中,男性患者有833例(占54.9%),女性患者684例(占45.1%),男性多于女性;患者最小年齡為16歲,最大年齡96歲,平均年齡68歲,60歲~80歲年齡階段的患者最多,有822例(占54.2%);收集的患者信息癌腫分類最多的為肺癌322例(21.2%),其次為結直腸癌238例(15.9%)、胃癌166例(10.9%);除去無腫瘤分期記錄的862例,有分期記錄的具體如下:Ⅰ期19例(占1.3%),Ⅱ期39例(占2.6%),Ⅲ期73例(占4.8%),Ⅳ期524例(占34.5%);有癌腫家族史記錄(直系親屬或3代以內旁系親屬及配偶)的患者364例占24.0%,有藥物過敏史記錄的患者306例占20.2%,有食物過敏記錄的患者24例占1.6%。2.2康萊特注射液臨床使用情況統計通過對1987例次獨立病歷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fā)現康萊特注射液臨床治療中全部采用靜脈滴注,一日一次方式給藥;臨床給藥劑量大多數以單次劑量200 ml為主有1842例,占總病例數92.7%,最大日劑量為200 ml,最小日劑量為100 ml;康萊特注射液臨床用藥療程最多的前三組為21天(191例次,占9.6%)、14天(123例次,占6.2%)、8天(110例次,占5.5%),平均療程13天,臨床給藥療程以11-20天療程段居多(834例次,占比42.0%),其次為1-10天療程段(827例,占比 41.6%)。2.3聯合用藥情況統計對使用康萊特注射液期間同時使用的藥品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發(fā)現與康萊特注射液聯合用藥頻次最高的前10種藥物分別為氯化鉀注射液、鹽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人血白蛋白、脂溶性維生素注射液(Ⅱ)、注射用泮托拉唑鈉、呋塞米注射液、胰島注射液素、鹽酸氨溴索注射液、中/長鏈脂肪乳注射液(C8-24)、注射用重組人白介素-2。對肺癌、結直腸癌、胃癌患者聯合用藥情況分析,主要以消化系統大類中的止吐藥、免疫功能用藥以及抗腫瘤中藥注射劑使用較多,具體為鹽酸甲氧氯普胺、注射用重組人白介素-2、消癌平注射液等。2.4加權TOPSIS法評價分析對1987例次獨立病歷分析,相對接近度大于等于80%的1129例(占56.8%),相對接近度在60%~80%的658例(占33.1%),相對接近度在60%以下的有200例(占 10.1%)。結論1.網狀meta分析基于網狀meta分析和累積排序概率結果,黃芪多糖注射液、復方苦參注射液、艾迪注射液較其他中藥注射劑相對有效;中藥注射劑聯合GP方案用于非小細胞肺癌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臨床有效率。2.康萊特注射液臨床使用的適宜性通過對1987例次獨立病歷進行分析,結合加權TOPSIS法制定的康萊特注射液臨床用藥合理性分析,可知該院康萊特注射液在給藥方式、給藥頻次、給藥劑量、適應癥方面基本符合說明書要求,但在康萊特注射液使用療程上與說明書規(guī)定的存在一定的差異,主要體現在用藥療程不足。該院康萊特注射液整體使用情況較為合理,但仍需加強管理,確?;颊甙踩?、合理用藥。3.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通過對臨床聯合用藥過程中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統計分析,研究發(fā)現,1987例次獨立病歷中,共發(fā)生不良反應437例次,多表現為消化道不良反應和發(fā)熱。女性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于男性,結直腸癌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最高,其次為肝癌患者。由于本研究中患者群體的特殊性,大部分為晚期腫瘤患者,患者年齡較大,身體狀況較差,且大部分不良反應為消化道癥狀,此外,研究過程中存在原始數據記錄不完整、數據缺失等現象。因此,根據以上信息無法將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與康萊特注射液的使用直接相關聯,仍需進一步深入研究。4.臨床聯合用藥情況通過對整體聯合用藥情況分析可知,康萊特注射液臨床治療中主要與營養(yǎng)補充劑、消化系統用藥、抗腫瘤中藥注射劑聯用較多;其次,對肺癌患者聯合用藥情況分析,結果顯示采取姑息治療的患者聯用頻次較高的為祛痰平喘藥、止吐藥,采取化療方案的肺癌患者主要以止吐藥、免疫功能調節(jié)劑、抗腫瘤中藥注射劑等使用較多,大部分為預防用藥,以降低化療所產生的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因此,臨床聯合用藥整體較為適宜。

徐兵[9](2021)在《裴氏益氣養(yǎng)陰方聯合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氣陰虧虛證)的臨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觀察裴氏益氣養(yǎng)陰方聯合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氣陰虧虛證)的臨床療效。方法:患者均來自于甘肅省腫瘤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病區(qū)及呼吸科病區(qū),共收集60例,按照隨機原則,分為兩組,即:試驗組、對照組,兩組均給予相同的化療方案,但試驗組在化療基礎上,再同時予導師經驗方-裴氏益氣養(yǎng)陰方,兩組患者各30例。3周為1個療程,兩組均治療3個周期。本次研究通過記錄每個患者的觀察指標(瘤體病灶的緩解情況、腫瘤標志物CY21-1、CEA的變化、卡氏評分、中醫(yī)臨床證候、生活質量、外周血象等)及安全性指標(心電圖、肝、腎功能、尿常規(guī)、糞常規(guī))來評估此方劑應用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全部數據釆用SPSS25.0軟件處理分析。結果:試驗組和對照組各脫落1例,兩組各29例進行統計學分析。1.實體瘤療效評價:經相關數據的計算及統計學分析(P>0.05),說明導師經驗方-裴氏益氣養(yǎng)陰方在減小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病灶方面效果不顯著。2.血清腫瘤標志物CEA、CY21-1水平評價:治療前一周及治療結束后1周各空腹抽取靜脈血進行檢測共2次,并記錄結果,試驗組、對照組兩組所收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后得出:導師經驗方-裴氏益氣養(yǎng)陰方加入化療后可以明顯降低CEA、CY21-1的數值,說明該方有效。3.QOL評分:兩種方案治療前后QOL評分均有所提高,說明兩種方法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P<0.05),但加入中藥湯劑后該評分提高更加明顯,說明該方有效。4.KPS評分:Z=-2.328,P=0.020<0.05,說明導師經驗方-裴氏益氣養(yǎng)陰方可改善患者化療后的體力狀況,說明該方有效。5.中醫(yī)臨床癥狀:導師經驗方-裴氏益氣養(yǎng)陰方可以緩解中醫(yī)臨床不適癥狀(P<0.05)。6.外周血象變化:兩組患者治療后經秩和檢驗,其中WBC、NEUT、PLT三者計算所得的P均<0.05,說明該方有效。7.安全性指標:兩組經比較后得出:導師經驗方-裴氏益氣養(yǎng)陰方安全(P<0.05)。結論:1.裴氏益氣養(yǎng)陰方聯合化療可縮小及穩(wěn)定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病灶,與化療療效相似。2.裴氏益氣養(yǎng)陰方聯合化療能降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氣陰兩虛證患者血清CEA、CY21-1的數值。3.裴氏益氣養(yǎng)陰方能改善患者化療后的體力狀況、中醫(yī)臨床不適癥狀。4.裴氏益氣養(yǎng)陰方對于化療所導致的骨髓抑制有緩解作用,且無副作用及不良反應。

孔燕妮,李妍,徐至理,郭勇[10](2021)在《6種常用口服中成藥聯合鉑類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網狀Meta分析》文中研究說明目的通過網狀Meta分析評價6種常用口服中成藥聯合鉑類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基于臨床實踐,選取6種肺癌患者常用口服中成藥,即康萊特膠囊、復方紅豆杉膠囊、紫龍金片、西黃丸(膠囊)、復方斑蝥膠囊、華蟾素片(膠囊),計算機檢索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據庫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數據庫,搜集該6種口服中成藥聯合鉑類化療對比單純鉑類化療治療NSCLC的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檢索時限為建庫至2020年6月7日。由2位評價員獨立篩選文獻、提取數據并評價納入文獻的偏倚風險,采用Stata 13.0、Revman 5.3和Ge MTC 0.14.3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結果最后納入55個RCT共計4221例NSCLC患者。網狀Meta分析結果顯示,以鉑類化療為共同干預措施,紫龍金片聯合鉑類治療NSCLC的生活質量較單純鉑類治療明顯改善;復方斑蝥膠囊、紫龍金片、復方紅豆杉膠囊、華蟾素片(膠囊)、康萊特膠囊、西黃丸(膠囊)聯合鉑類治療NSCLC的疾病控制率明顯高于單純鉑類治療,其中復方斑蝥膠囊優(yōu)于西黃丸(膠囊);紫龍金片、復方紅豆杉膠囊、復方斑蝥膠囊、華蟾素片(膠囊)聯合鉑類治療NSCLC的消化道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單純鉑類治療;復方斑蝥膠囊、紫龍金片、華蟾素片(膠囊)、復方紅豆杉膠囊、西黃丸(膠囊)聯合鉑類治療NSCLC的白細胞減少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單純鉑類治療,其中紫龍金片優(yōu)于康萊特膠囊,復方斑蝥膠囊優(yōu)于康萊特膠囊、西黃丸(膠囊);復方斑蝥膠囊、紫龍金片聯合鉑類治療NSCLC的血紅蛋白減少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單純鉑類治療;復方斑蝥膠囊、復方紅豆杉膠囊、華蟾素片(膠囊)、紫龍金片聯合鉑類治療NSCLC的血小板減少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單純鉑類治療,其中復方斑蝥膠囊優(yōu)于西黃丸(膠囊)。結論紫龍金片較其他中成藥改善NSCLC患者生活質量更明顯,復方斑蝥膠囊、紫龍金片、復方紅豆杉膠囊的疾病控制率較好,紫龍金片降低消化道反應發(fā)生率療效更佳,復方斑蝥膠囊降低血液毒性效果更好。

二、康萊特對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作用(論文開題報告)

(1)論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處內容要求:

首先簡單簡介論文所研究問題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簡單明了地指出論文所要研究解決的具體問題,并提出你的論文準備的觀點或解決方法。

寫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簡64位RISC處理器存儲管理單元結構并詳細分析其設計過程。在該MMU結構中,TLB采用叁個分離的TLB,TLB采用基于內容查找的相聯存儲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為64KB和細粒度為4KB兩種頁面大小,采用多級分層頁表結構映射地址空間,并詳細論述了四級頁表轉換過程,TLB結構組織等。該MMU結構將作為該處理器存儲系統實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調查法:該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統的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的具體信息。

觀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直接觀察研究對象從而得到有關信息。

實驗法: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fā)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關系。

文獻研究法: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的、正確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實證研究法: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

定性分析法: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研究,這個方法需要計算的數據較少。

定量分析法:通過具體的數字,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

跨學科研究法: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這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從某一功能出發(fā)研究多個方面的影響。

模擬法: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與原型相似的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某種特性的一種形容方法。

三、康萊特對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作用(論文提綱范文)

(2)315例Ⅳ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回顧性隊列研究及生存分析(論文提綱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號說明
第一部分 文獻綜述
    綜述一 中醫(yī)藥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研究進展
        1. 晚期肺癌病因病機
        2.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證型分析
        3.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中醫(yī)藥治療
        4.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綜述二 Ⅳ期非小細胞肺癌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治療進展
        1.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治療
        2. 總結
        參考文獻
前言
第二部分 臨床研究
    臨床資料與方法
        1. 臨床資料
        2. 研究方法
    研究一 回顧性隊列研究
        1. 病例基本情況及隊列基線分析
        2. 整體OS及PFS結果
        3. 三組隊列的OS及PFS統計結果
    研究二 生存分析
        1. 單因素分析
        2. 多因素生存分析
    討論
        1. 研究的意義與目的
        2. 患者一般情況分析
        3. 腫瘤一般特征分析
        4. 治療因素分析
        5. 不足與展望
結論
參考文獻
附表
致謝
在學期間主要研究成果

(3)中成藥輔助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隊列研究(論文提綱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詞表
前言
1.臨床資料
    1.1 病例來源
    1.2 診斷標準
    1.3 病例納排標準
2.研究方法
    2.1 分組方法
    2.2 觀察方法
    2.3 隨訪
    2.4 數據處理
3.評價指標
    3.1 生活狀況評分
    3.2 中醫(yī)癥候評分
4.結果
    4.1 臨床資料
    4.2 一般情況比較
    4.3 治療完成情況
    4.4 治療后療效分析
    4.5 對PFS進行分層分析
    4.6 PFS預后影響因素COX回歸分析
    4.7 對中成藥進行分層分析
5.小結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綜述一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內科治療研究進展
    參考文獻
綜述二 常用抗腫瘤中成藥輔助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研究進展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4)中醫(yī)藥治療肺癌核心指標集研究(論文提綱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詞表
前言
研究一 結局指標條目池構建
    1 基于臨床試驗文獻的療效評價指標分析
        1.1 文獻檢索
        1.2 文獻納入和排除標準
        1.3 文獻篩選與數據提取
        1.4 指標分類與數據分析
        1.5 研究結果
    2 臨床試驗注冊方案療效評價指標分析
        2.1 數據庫檢索
        2.2 文獻篩選和數據提取
        2.3 指標分類與數據分析
        2.4 研究結果
        2.4.1 研究方案的基本特征
        2.4.2 疾病分類及分期
        2.4.3 結局指標分析
    3 基于問卷調查的指標采集與分析
        3.1 問卷設計
        3.1.1 醫(yī)生問卷設計
        3.1.2 患者問卷設計
        3.2 研究結果
        3.2.1 醫(yī)生半結構訪談
        3.2.2 患者半結構訪談
    4 結局指標條目池構建
        4.1 指標規(guī)范化整合方案
        4.2 指標閾確定方法
        4.3 研究結果
        4.3.1 確定指標閾
        4.3.2 指標頻次排序
        4.3.3 確定初始指標清單
研究二 Delphi調查與共識會議
    1 選擇利益相關者群體
    2 研究流程
    3 統計方法
    4 研究結果
        4.1 德爾菲調查結果
        4.1.1 第一輪德爾菲調查
        4.1.2 第二輪德爾菲調查
        4.2 共識會議結果
    5 倫理與推廣
討論
    1 COS-TCM-LC的全面性
    2 COS-TCM-LC的實用性
    3 COS-TCM-LC的局限性
    4 應用注意事項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中醫(yī)藥治療肺癌核心指標集研究
    附錄2 中醫(yī)藥治療肺癌核心指標集研究(德爾菲調查問卷第一輪)
    附錄3 中醫(yī)藥治療肺癌核心指標集研究(德爾菲調查問卷第二輪)
    附錄4 共識會議投票
綜述 中醫(yī)藥核心指標集(COS-TCM)的研究現狀
    1 COS-TCM文獻分析
        1.1 COS-TCM文章發(fā)表情況
        1.2 COS-TCM研究注冊情況
    2 COS-TCM研究組織
    3 COS-TCM技術規(guī)范
    4 學術交流
    5 小結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一、教育經歷
    二、學術成績

(6)中藥注射劑干預惡性腫瘤循證評價及與化療藥相互作用的評價方法(論文提綱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號說明
第一部分 文獻綜述
    綜述一 中藥注射劑在惡性腫瘤治療中的臨床應用與研究進展
        1. 中藥注射劑的歷史和發(fā)展
        2. 監(jiān)管加強,中藥注射劑臨床應用受到限制
        3. 循證研究助力科學決策
        4. 具有較強科技競爭力的腫瘤用藥中藥注射劑品種
        5. 小結
        參考文獻
    綜述二 中藥-化藥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國內外進展
        1. 前言
        2. 藥物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3. 中藥-化藥相互作用臨床研究方法
        4. 有望應用于中藥-化藥相互作用臨床研究的新方法
        5. 小結
        參考文獻
前言
第二部分 中藥注射劑干預惡性腫瘤循證評價及與化療藥相互作用的評價方法
    研究一 中藥注射劑干預惡性腫瘤臨床研究的循證評價
        1. 方法
        2. 結果
        3. 討論
        4. 小結
        參考文獻
    研究二 艾迪注射液治療/輔助治療惡性腫瘤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評價證據綜合
        1. 方法
        2. 結果
        3. 討論
        4. 小結
        參考文獻
    研究三 草藥(中藥)-藥物相互作用評價方法的初步研究
        研究3-1 草藥-藥物相互作用的臨床評價方法:對前瞻性臨床研究設計的概括性評價
        1. 方法
        2. 結果
        3. 討論
        4. 小結
        研究3-2 中藥注射劑與化療相互作用臨床評價方法初探
        1. 方法
        2. 結果
        3. 討論
        4. 小結
        參考文獻
結語
致謝
附錄
在讀期間主要研究成果

(7)康萊特注射液聯合化療延長晚期NSCLC生存時間回顧研究及優(yōu)勢人群分析(論文提綱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號說明
第一部分 文獻綜述
    綜述一 基于循證醫(yī)學的康萊特注射液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作用特點及分子機制研究
        參考文獻
    綜述二 從中醫(yī)角度認識康萊特注射液治療NSCLC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臨床研究
    第一節(jié) 前言
    第二節(jié) 研究內容與方法
        1 病例來源
        2 診斷標準
        3 納入、排除標準
        4 研究內容
        5 研究方法
        6 研究對象
        7 資料收集
        8 結局評價指標
        9 統計方法
        10 技術路線
    第三節(jié) 研究結果
        1 臨床資料
        2 生存分析
        3 分層分析
    第四節(jié) 分析與討論
        1 KLT聯合含鉑雙藥化療干預的晚期NSCLC患者結局分析
        2 KLT聯合含鉑雙藥化療干預晚期NSCLC患者優(yōu)勢人群特征
        3 KLT聯合含鉑雙藥化療干預晚期NSCLC患者的優(yōu)勢中醫(yī)證候
        4 KLT聯合含鉑雙藥化療干預晚期NSCLC患者的中醫(yī)舌脈證候前后對比
        5 不足與展望
    第五節(jié)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在學期間主要研究成果

(8)基于數據挖掘的康萊特注射液臨床使用情況回顧性研究(論文提綱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詞
第一章 文獻綜述
    綜述一: 康萊特注射液抗腫瘤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評價
    綜述二: 數據挖掘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前言
第二章 中藥注射劑聯合GP方案用于非小細胞肺癌的網狀meta分析
    1. 資料和研究方法
        1.1 文獻納入標準
        1.2 文獻排除標準
        1.3 文獻檢索方法與策略
        1.4 文獻篩選與資料提取
        1.5 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評價
        1.6 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文獻檢索結果
        2.2 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納入研究的方法學質量評價
        2.4 網狀meta分析結果
        2.5 排序概率
        2.6 小樣本效應
    3. 討論
第三章 康萊特注射液臨床使用情況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內容
        2.1 描述性統計研究
        2.2 相關性分析研究
        2.3 分層卡方檢驗
        2.4 康萊特注射液聯合用藥分析
        2.5 加權TOPSIS法康萊特注射液合理用藥評價
    3. 研究方法
        3.1 病歷收集與篩選
        3.2 患者信息和治療信息收集
        3.3 規(guī)范并錄入所收集的數據信息
        3.4 數據信息的整理與統計分析
        3.5 加權TOPSIS法
    4. 研究結果
        4.1 基礎信息統計
        4.2 相關性分析
        4.3 不良反應與各因素的卡方檢驗
        4.4 康萊特注射液聯合用藥情況
        4.5 加權TOPSIS法的評價結果
    5. 討論
        5.1 康萊特注射液臨床應用的適宜性
        5.2 相關性分析
        5.3 分層卡方檢驗
        5.4 康萊特注射液臨床治療過程中聯合用藥情況
        5.5 康萊特注射液使用合理性評價
    6. 展望與結語
參考文獻
附表
致謝
個人簡歷

(9)裴氏益氣養(yǎng)陰方聯合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氣陰虧虛證)的臨床研究(論文提綱范文)

摘要
ABSTRACT
縮略詞表
前言
臨床研究
    1 臨床資料
        1.1 病例來源
        1.2 入選標準
        1.3 納入標準
        1.4 排除標準
        1.5 剔除標準
        1.6 脫落標準及應對措施
        1.7 終止標準
        1.8 倫理學要求
    2 試驗方案
        2.1 分組方法
        2.2 治療方案
        2.3 觀察指標
        2.4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
        2.5 統計方法
    3 主要技術路線圖
    4 研究結果
        4.1 入組情況
        4.2 基線資料
        4.3 療效性指標觀測結果
        4.4 安全性指標觀測結果
    5 討論
        5.1 裴正學教授對非小細胞肺癌的認識
        5.2 裴氏益氣養(yǎng)陰方方藥解析
        5.3 臨床研究結果分析
結語
    1 結論
    2 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TNM分期
    附錄2 病例報告表
    附錄3 知情同意書
    附錄4 RECIST評價表
    附錄5 卡氏體力狀況評分
    附錄6 QOL評分
    附錄7 中醫(yī)臨床癥狀積分表
    附錄8 化療骨髓抑制分度表
    附錄9 安全性評價分度表
文獻綜述 非小細胞肺癌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研究進展
    參考文獻
致謝
在學期間主要研究成果

(10)6種常用口服中成藥聯合鉑類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網狀Meta分析(論文提綱范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納入標準
        1.1.1 研究類型
        1.1.2 研究對象
    1.2 干預措施
    1.3 結局指標
    1.4 排除標準
    1.5 檢索策略
    1.6 文獻篩選、資料提取及偏倚風險評價
    1.7 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文獻檢索流程及結果
    2.2 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偏倚風險評價結果
    2.4 Meta分析
        2.4.1 生活質量(KPS評分)
        2.4.2 DCR
        2.4.3消化道反應
        2.4.4 白細胞減少發(fā)生率
        2.4.5 血紅蛋白減少發(fā)生率
        2.4.6 血小板減少發(fā)生率
    2.5 網狀Meta分析比較結果
        2.5.1 生活質量(KPS評分)
        2.5.2 DCR
        2.5.3 消化道反應
        2.5.4 白細胞減少發(fā)生率
        2.5.5 血紅蛋白減少發(fā)生率
        2.5.6 血小板減少發(fā)生率
    2.6 干預措施療效排序
        2.6.1 生活質量(KPS評分)
        2.6.2 DCR
        2.6.3 消化道反應
        2.6.4 白細胞減少發(fā)生率
        2.6.5 血紅蛋白減少發(fā)生率
        2.6.6血小板減少發(fā)生率
3 討論

四、康萊特對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作用(論文參考文獻)

  • [1]非小細胞肺癌術后中醫(yī)藥治療干預的臨床研究進展[J]. 張自強,孫永康,劉建濤. 癌癥進展, 2021(18)
  • [2]315例Ⅳ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回顧性隊列研究及生存分析[D]. 李沛瑾.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21(08)
  • [3]中成藥輔助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隊列研究[D]. 宋博.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 2021(01)
  • [4]中醫(yī)藥治療肺癌核心指標集研究[D]. 李凱.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 2021(01)
  • [5]中醫(yī)治療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研究進展[J]. 王強,楊繼,張垚. 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 2021(05)
  • [6]中藥注射劑干預惡性腫瘤循證評價及與化療藥相互作用的評價方法[D]. 楊鳴.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21(02)
  • [7]康萊特注射液聯合化療延長晚期NSCLC生存時間回顧研究及優(yōu)勢人群分析[D]. 李娟.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21(08)
  • [8]基于數據挖掘的康萊特注射液臨床使用情況回顧性研究[D]. 朱云騰.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21
  • [9]裴氏益氣養(yǎng)陰方聯合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氣陰虧虛證)的臨床研究[D]. 徐兵. 甘肅中醫(yī)藥大學, 2021(01)
  • [10]6種常用口服中成藥聯合鉑類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網狀Meta分析[J]. 孔燕妮,李妍,徐至理,郭勇. 中草藥, 2021(02)

標簽:;  ;  ;  ;  ;  

康萊特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下載Doc文檔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