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如何給參考文獻排序?
- 答:參考文獻常見的排序方法有兩種:
第一種是順序編碼制,按照論文中引用的文獻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參考文獻編號[1][2][3]......,在正文中引用的位置用上標的形式標上序號;
順序編碼制引用單篇文獻的示例如下:
第二種是著者-出版年制,各篇文獻的標注內(nèi)容由著者姓氏與出版年構(gòu)成,并置于“( )”內(nèi),倘若正文中已提及著者姓名,則在其后叢汪裂的括號內(nèi)著錄出版年。文滲閉后按照作者的姓名排序,這種情況下參考文獻列表是不編號的。這也是題主采用的方式。
著者-出版年制引用單篇文獻的示例如下:
著者-出版年制的參考文獻格式如下:
附:在Word快速按照首字母排序的方法:
1. 按 Ctrl 鍵,打開功能菜單,然后打開「添加書簽」窗體;
2. 在參考文獻列表前一個段落創(chuàng)建書簽:_RefsStartLoc;
3. 在參考文獻列表后一個段落創(chuàng)建書簽:_RefsEndLoc;
4. 按 Ctrl 鍵,打開功能菜單,然后打開「文獻列表排序」窗體;
5. 在「文獻列表排序」窗體中選擇:自定義順序、英文在前、中文陵碰升序、英文升序,然后點擊「更新列表」按鈕以更新文獻列表中的排序;
6. 最后在「文獻列表排序」窗體中點擊「開始排序」按鈕,即可完成參考文獻列表的快速自動排序。
問:參考文獻先后順序標準
- 答:參考文獻先后順序標準如下:
參考文獻鏈數(shù)戚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以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編碼,序號置于方括號內(nèi)。一種文獻被反復(fù)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號標示。一般來說,引用一次的文獻的頁碼(或頁碼范圍)在文后參考畢氏文獻中列出。
格式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頁碼(或頁碼范圍).”。多次引用的文獻,每處的頁碼或頁碼范圍(有的刊物也將能指示引用文獻位置的信息視為頁碼)分別列于每處參考文獻的序號標注處,置于方括號后(僅列數(shù)字,不加“p”或“頁”等前后文字、字符。
頁碼范圍中間的連線為半字線)并作上標。作為正文出現(xiàn)的參考文獻序號后需加頁碼或頁碼范圍的,該頁碼或頁碼范圍也棚陵要作上標。作者和編輯需要仔細核對順序編碼制下的參考文獻序號,做到序號與其所指示的文獻同文后參考文獻列表一致。另外,參考文獻頁碼或頁碼范圍也要準確無誤。
擴展資料:
根據(jù)GB 3469--83規(guī)定,以英文大寫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標識:專著[M],淪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xué)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
對于非紙張型載體的電子文獻,當被引用為參考文獻時需在參考文獻類型標識中同時標明其載體類型。建議采用以下標識:磁帶(ic),磁盤(disk),光盤[CD],聯(lián)機 (online)。
問:參考文獻的順序有要求嗎
- 答:參考文獻順序是有要求的。參考文獻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以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編碼,序號置于方括號內(nèi)。一種文獻被反復(fù)嫌芹引用者,在正大爛文中用同一序號標示。
首先從順序上講,參考文獻后面不是正文,相反,正文的后面才是參考文獻。具有來看,論文主要順序一般都是引言、正文、結(jié)論、參考文獻、致謝、附錄等部分組成,并按此前后順序排列。
參考文獻的技巧:
論文格式要求參考文獻在正文之后,參考文獻后還有發(fā)表論文情況說明、附錄和致謝。首先刪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編號(我們不需要它,因為它的格式不對),然后選中所有尾注文本(參考文獻說明文本),點“插入|書簽”,命名為“參考文獻文本”,添加到書簽中。
這樣就把所有的參考文獻文本做成了書簽。在正文后新建一頁,標題為“參考文芹仿畢獻”,并設(shè)置好格式。光標移到標題下,選“插入|交叉引用”,“引用類型”為“書簽”,點“參考文獻文本”后插入,這樣就把參考文獻文本復(fù)制了一份。
一般學(xué)科畢業(yè)論文有相應(yīng)要求,如無則不一定按照出現(xiàn)的順序標注,一般來說小論文中存在此種情況,作為碩士論文最好按照出現(xiàn)順序標注,便于核對和審查。
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及標注均有較嚴格的規(guī)定,醫(yī)學(xué)期刊一般采用改良的溫哥華格式著錄參考文獻。
一些具有較高學(xué)術(shù)價值的論文因參考文獻著錄格式的不規(guī)范或引用不當而延期發(fā)表或遭到退稿,其原理、論點、論據(jù)及論證尚需修改、變更或充實,又因其發(fā)行量很少,讀者面窄,無從查考,起不到參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