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警某部基層官兵足癬發(fā)病情況調查及治療(論文文獻綜述)
張仲柏,王正暉,李艷春,楊敏,陳升鑫,解宏偉[1](2021)在《武警某部軍事訓練傷及衛(wèi)生服務需求調查》文中進行了進一步梳理目的:觀察武警某部軍事訓練傷流行病學分布及衛(wèi)生服務需求情況,為合理配置武警部隊衛(wèi)生資源提供參考。方法:采用自擬調查問卷,現場組織2020年3月-2021年3月執(zhí)行任務官兵進行填寫,數據采用EpiData3.1錄入并采用SPSS 25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該部隊執(zhí)行任務期間官兵訓練傷發(fā)生率為64.68%,其中關節(jié)及韌帶損傷為主要損傷類型(占62.23%);損傷部位中腕關節(jié)居于首位。訓練傷發(fā)生率隨學歷升高而降低(P<0.05)。除訓練傷外的其他疾病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居于首位,占42.55%;其次為急性胃腸炎和濕疹,分別占26.72%和21.44%。官兵對衛(wèi)生知識宣講需求率很高,占81.42%。患有訓練傷的官兵對及時就醫(yī)和軍醫(yī)指導用藥需求顯著高于非訓練傷官兵(P<0.05),而對于前往上級醫(yī)院就診的需求率差異不顯著(P>0.05)。結論:武警部隊官兵執(zhí)行任務期間訓練傷及其他疾病發(fā)病率較高,對衛(wèi)生服務需求較多,應引起高度重視。
樊拖迎,管麗紅,冀建峰[2](2021)在《2020年鄱陽湖周邊地區(qū)某部抗洪官兵發(fā)病情況調查》文中進行了進一步梳理目的:調查分析2020年鄱陽湖周邊地區(qū)抗洪官兵的發(fā)病情況,為遂行類似任務疾病防控提供參考。方法:以參加江西鄱陽湖周邊地區(qū)抗洪的某部官兵1400例為研究對象,統(tǒng)計其在抗洪期間(包括抗洪搶險期和災后重建期兩個時期)的總體發(fā)病、各系統(tǒng)疾病的構成、單病種疾病的構成等情況,并比較同一系統(tǒng)疾病在兩個時期的發(fā)病情況等。結果:抗洪期間,官兵總體發(fā)病率為62.8%,發(fā)病居前4位的系統(tǒng)疾病分別為皮膚疾病、肌肉骨骼系統(tǒng)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和消化系統(tǒng)疾病??购閾岆U期皮膚疾病和肌肉骨骼系統(tǒng)疾病構成比顯著高于災后重建期(P<0.05),災后重建期消化系統(tǒng)疾病和眼耳鼻喉科疾病構成比非常顯著高于抗洪搶險期(P<0.01),呼吸系統(tǒng)疾病、口腔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和其他系統(tǒng)疾病兩個時期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結論:部隊官兵在抗洪過程中總體發(fā)病率較高,且抗洪搶險期與災后重建期疾病發(fā)病情況存在一定差異,應有針對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楊金鳳[3](2021)在《解放軍某部士官軍事體能訓練實驗研究》文中進行了進一步梳理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主要的武裝力量,是一支有著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的部隊。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新時期強軍目標,即提高軍隊建設質量和效益,建設世界一流軍隊。軍事體能訓練對促進軍事訓練實戰(zhàn)化、打贏現代化戰(zhàn)爭具有基礎性作用。加強軍事體能訓練是實現強軍目標的使命擔當和打下部隊戰(zhàn)斗力堅實基礎的現實要求。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實驗法和數理統(tǒng)計法,選取解放軍60名士官為實驗對象,士官按連建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12周體能訓練干預實驗,旨在提高士官軍事體能訓練效果。根據《軍事體育訓練大綱》要求,選取體型、單杠引體向上、仰臥起坐、30米×2蛇形跑、3000米、1000米、單杠卷身上、木馬1等課目的考核成績進行比較研究。將實驗前后士官軍事體能考核成績運用SPSS Statistics 2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得出以下內容:結果:1.身體形態(tài):實驗前后實驗組與對照組身高、體重和BMI的測試值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2.體能考核成績:實驗后實驗組體能考核成績的優(yōu)秀率、良好率、合格率和增長率高于對照組,且實驗組體能考核成績不合格率為零。3.身體素質:實驗組實驗前后速度與靈敏素質(30米×2蛇形跑)和力量素質(單杠引體向上、仰臥起坐、木馬1)及耐力素質(3000米、1000米)的測試值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單杠卷身上的測試值有顯著性差異(p<0.05)。相比對照組身體素質提高更顯著。結論:1.經過12周體能訓練實驗,士官的身體形態(tài)沒有發(fā)生明顯變化。2.經過12周體能訓練實驗,實驗組體能訓練計劃更能有效提高士官的體能考核成績。3.經過12周體能訓練實驗,實驗組體能訓練計劃對提高士官的速度素質、靈敏素質、力量素質和耐力素質有顯著的效果。本研究設計的12周體能訓練計劃,基本達到預期效果,使?官的身體素質有了?幅提?,基本有效彌補了該基層連隊士官在體能訓練中存在的不足。建議該基層連隊可以通過加強士官對體能訓練重視度;制定科學的、系統(tǒng)的、合理的體能訓練計劃;加強組訓人員隊伍建設,引進體能訓練專業(yè)人才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士官體能訓練效果。
陳淑蓮,李正超,王仁杰,陳旭義,云晨,劉軍,郭春良[4](2021)在《海警常見皮膚病病因分類及防治研究進展》文中研究說明皮膚病是海警隊伍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不但發(fā)病率較高,且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脫屑、瘙癢等癥狀。筆者對海警皮膚病的發(fā)病現狀及防治研究進行綜述。1 常見病因1.1 理化因素壓力與摩擦、局部溫度變化過快、放射、光照、熱輻射、化學試劑等因素均可引起皮膚病的發(fā)生。有些因素可加重皮膚病,如過度搔抓繼發(fā)感染;熱水燙、肥皂水洗、用藥不當可加重濕疹病變;曝曬可加重光敏性皮膚病等。紫外線照射是面部皮炎的重要病因之一[1-3]。
徐海環(huán),劉洋,劉吉元[5](2020)在《山東海警某部官兵皮膚病發(fā)生情況的調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山東海警部隊官兵皮膚病的發(fā)生情況,為海警部隊皮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方法整群抽樣選取山東威海地區(qū)海警某部官兵作為調查對象,根據官兵患病后的就診登記、戰(zhàn)后總結及上報材料情況,由門診醫(yī)生進行認真詳細填寫,統(tǒng)計各種常見皮膚病患病人數。各類皮膚病的診斷標準和依據均按照《皮膚性病學》診斷。利用構成比和發(fā)病率進行相關統(tǒng)計分析。結果山東海警部隊官兵2016-2018年皮膚病發(fā)生率均較高,總體變化趨于平穩(wěn)態(tài)勢,發(fā)病率分別為70.20%、78.19%、74.00%。皮膚病發(fā)生有一定季節(jié)規(guī)律,其中第三季度發(fā)病率高于其它季度。三年間皮膚病總發(fā)病數為813人,其中蚊蟲叮咬所占比例最高,為26.81%,其次為濕疹和腳癬,分別占比18.94%和14.64%。病種構成也有明顯的季度特征。結論山東地區(qū)屬于黃海,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溫暖而潮濕,四季氣候變化較大,山東海警的皮膚病發(fā)生有季節(jié)變化規(guī)律,皮膚病防治工作應該隨著季節(jié)變化而有所側重;海上作業(yè)風吹日曬,氣候潮濕,蚊蟲叮咬和真菌性皮膚病嚴重,是防范的重點內容;作業(yè)強度大,居住密集,濕疹和各類皮炎發(fā)生率也比較高,另外,海警人群年齡普遍較較輕,痤瘡毛囊炎等也不容忽視。
周游[6](2021)在《我軍飛行人員口腔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文中研究說明目的:飛行人員作為我軍空中戰(zhàn)斗力的主體,其健康狀況關系著國防安全。我們對參與保健療養(yǎng)的飛行人員進行口腔健康行為調查和口腔疾病檢查,并初步分析其口腔疾病與飛行要素(飛行時長、所飛機種等)之間的相關性,明確疾病對飛行人員工作、生活帶來的影響。以充分了解我軍飛行人員口腔健康現狀,從而為我軍航空衛(wèi)勤部門制定飛行人員口腔保健策略提供系統(tǒng)、準確、詳實的資料和依據。材料與方法:選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到聯勤保障部隊某康復療養(yǎng)中心進行健康療養(yǎng)的886名男性飛行人員為調查對象。參考《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方案》和《軍隊口腔健康調查表》,設計飛行人員口腔健康調查問卷和口腔疾病調查表。對飛行人員的一般情況、影響口腔健康的生活方式、口腔衛(wèi)生習慣、口腔疾病的就診情況、口腔保健知識的獲得途徑等進行調查分析,同時以問診、視診、探診相結合的方式檢查飛行人員航空性牙痛、齲齒、牙周病、牙列缺損、著色牙、酸蝕癥的患病情況。為保證調查結果的準確性,先期對參與調查的人員進行集中培訓,要求Kappa值大于0.80。后期數據采用SPSS 22.0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連續(xù)性變量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分類變量采用率/構成比(%)表示。分別使用相對應的t檢驗、χ2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等統(tǒng)計學方法進行比較,以P<0.05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1)一般情況:本次共調查男性飛行人員886名,年齡范圍在23~54歲,平均年齡為36.5±9.3歲。城鎮(zhèn)成長環(huán)境人員占比45.4%,農村成長環(huán)境人員占比54.6%。殲擊機飛行人員占比35.3%,運輸機飛行人員占比43.8%,直升機飛行人員占比20.9%。飛行時長小于1500h人員占比43.2%,1500~3000h人員占比45.6%,超過3000h人員占比11.2%。(2)口腔健康行為狀況:在影響口腔健康的生活方式方面,飛行人員的吸煙率和巧克力食用率較高,分別為69.0%和40.9%,而酸性飲料的飲用率基本和我國男性持平。在口腔衛(wèi)生習慣方面,全部飛行人員能夠做到每天刷牙,且有85.0%的人員可以做到早晚刷牙,但是有高達76.0%的飛行人員沒有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同時還有40.3%~50.9%的飛行人員不知道怎樣合理選擇牙膏和牙刷,只有26.9%的飛行人員將牙線作為牙齒鄰面的主要清潔工具。在口腔疾病的就診方面,33.3%的飛行人員首選部隊康復療養(yǎng)中心,21.3%選擇部隊醫(yī)院,13.9%選擇地方醫(yī)療機構,僅2.6%選擇場站衛(wèi)生室。其無法及時就診的主要原因為工作繁忙、沒有口腔科供就診和害怕疼痛。在口腔保健知識的獲得途徑上,63.5%依靠網絡媒體獲取,其次22.2%通過專業(yè)的口腔醫(yī)護人員宣教獲取。(3)口腔疾病患病情況及與飛行特征的相關性:本次調查的飛行人員口腔疾病檢出率為75.7%,主要疾病依次為牙周?。?5.7%)、齲?。?0.6%)、氟斑牙(24.4%)、牙列缺損(17.3%)、酸蝕癥(10.9%)、四環(huán)素牙(10.2%)及航空性牙痛(8.1%),并且有約2/3的人員同時患2種以上的口腔疾病。在口腔疾病與飛行時長、機種的關系方面:飛行時長較長的飛行人員存在更多的牙周炎、牙列缺損和四環(huán)素牙,而飛行時長較短的飛行人員更易患酸蝕癥。運輸機飛行人員的齲病、牙周炎患病率較高、牙周衛(wèi)生較差,而殲擊機飛行人員的航空性牙痛及牙齦炎更多見。此外,我們發(fā)現口腔疾病對飛行人員的咀嚼、發(fā)音、精神心理及飛行訓練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應該引起軍隊衛(wèi)勤部門的高度重視。結論:我軍飛行人員的口腔健康知識有待豐富,口腔健康行為有待改善,口腔疾病患病率仍較高,并且口腔疾病對飛行工作有一定的影響。
閆艦飛,李剛[7](2019)在《軍隊人員口腔衛(wèi)生服務利用現狀調查報告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回顧性分析軍隊人員口腔衛(wèi)生服務利用水平相關的文獻,為提高我軍口腔衛(wèi)生資源利用水平提供依據。方法:對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版)數據庫中有關軍隊人員口腔衛(wèi)生服務利用的文獻進行"軍隊人員"、"服務利用"關鍵詞系統(tǒng)檢索,所選文獻均為調查研究報告。結果: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版)數據庫中涉及軍隊人員口腔衛(wèi)生服務利用水平的23項調查研究報告中顯示,我軍的口腔衛(wèi)生服務利用水平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口腔醫(yī)療就診率低,齲齒充填率低,潔牙率低,阻生齒拔除率低等。結論:口腔保健意識不足、口腔衛(wèi)生服務條件不足成為了制約我軍口腔衛(wèi)生服務利用水平的主要問題,我軍應通過加強口腔健康教育及醫(yī)務士官的培訓力度,建立移動牙科流動單元,開發(fā)口腔醫(yī)療保障的社會化途徑等多種方式提高我軍的口腔衛(wèi)生服務利用水平。
洪麗蓉,朱利鋒,蔣秋霞,章卓銘,張逸珉,嚴敏[8](2019)在《沿海武警某部隊基層官兵春季巡診疾病譜分析》文中提出"以防為主,防治結合"一直以來都是部隊醫(yī)療保障的重要原則[1]。隨著武警部隊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部隊遂行任務多樣化,基層官兵平時訓練任務重,工作壓力大,不同的區(qū)域及季節(jié),其群體患病情況也存在自身的特點。了解春季沿?;鶎庸俦幕疾∏闆r,對加強春季疾病的預防、合理配置醫(yī)療資源、制定精準化的衛(wèi)勤保障策略、健康宣教具有指導性意義。
趙志宇,賀文欣,劉新[9](2019)在《海軍某部官兵足癬復發(fā)原因調查》文中指出足癬是臨床常見的皮膚病之一,部隊官兵中發(fā)病率較高[1-2]。一般情況下通過抗真菌治療,都能夠得到很好的控制。但臨床上經常發(fā)現,有很多官兵存在復發(fā)的情況,為此,筆者對海軍某部官兵的足癬復發(fā)情況進行了調查。1 對象與方法1 .1 研究對象初步篩選海軍某部有足部皮疹的官兵共計123人,通過臨床診斷確診為足癬患者108人,通過詢問既往史,共獲得復發(fā)病例73人。1.2 診斷方法(1)臨床表現較為典型的直接診斷。(2)表現不典型
曹偉,向導,羅貝貝[10](2019)在《軍事應激對官兵消化系統(tǒng)疾病影響的研究進展》文中研究指明
二、武警某部基層官兵足癬發(fā)病情況調查及治療(論文開題報告)
(1)論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處內容要求:
首先簡單簡介論文所研究問題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簡單明了地指出論文所要研究解決的具體問題,并提出你的論文準備的觀點或解決方法。
寫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簡64位RISC處理器存儲管理單元結構并詳細分析其設計過程。在該MMU結構中,TLB采用叁個分離的TLB,TLB采用基于內容查找的相聯存儲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為64KB和細粒度為4KB兩種頁面大小,采用多級分層頁表結構映射地址空間,并詳細論述了四級頁表轉換過程,TLB結構組織等。該MMU結構將作為該處理器存儲系統(tǒng)實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調查法:該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統(tǒng)的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的具體信息。
觀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直接觀察研究對象從而得到有關信息。
實驗法: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fā)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關系。
文獻研究法: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的、正確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實證研究法: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
定性分析法: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研究,這個方法需要計算的數據較少。
定量分析法:通過具體的數字,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
跨學科研究法: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這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從某一功能出發(fā)研究多個方面的影響。
模擬法: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與原型相似的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某種特性的一種形容方法。
三、武警某部基層官兵足癬發(fā)病情況調查及治療(論文提綱范文)
(1)武警某部軍事訓練傷及衛(wèi)生服務需求調查(論文提綱范文)
1 對象和方法 |
1.1 對象 |
1.2 方法 |
1.3 問卷調查 |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
2 結 果 |
2.1 訓練傷發(fā)生及損傷部位分布 |
2.2 學歷對訓練傷發(fā)生的影響 |
2.3 其他疾病分布 |
2.4 衛(wèi)生服務需求情況 |
3 討 論 |
(2)2020年鄱陽湖周邊地區(qū)某部抗洪官兵發(fā)病情況調查(論文提綱范文)
1 對象和方法 |
1.1 對象 |
1.2 方法 |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
2 結 果 |
2.1 抗洪官兵總體發(fā)病情況 |
2.2 抗洪官兵抗洪期間各系統(tǒng)疾病構成 |
2.3 抗洪官兵兩個時期發(fā)病居前10位的單病種構成 |
2.4 抗洪官兵兩個時期各系統(tǒng)疾病發(fā)病情況比較 |
3 討 論 |
3.1 本次抗洪官兵總體發(fā)病率較高 |
3.2 抗洪官兵發(fā)病呈多元性 |
3.2.1 皮膚疾病 |
3.2.2 肌肉骨骼系統(tǒng)疾病 |
3.2.3 呼吸系統(tǒng)疾病 |
3.2.4 消化系統(tǒng)疾病 |
3.3 抗洪官兵在兩個不同時期系統(tǒng)疾病和單病種發(fā)病情況有所不同 |
3.4 體會 |
3.4.1 加強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導 |
3.4.2 加強軍地協調改善生活條件 |
3.4.3 針對不同時期發(fā)病特點采取相應措施 |
(3)解放軍某部士官軍事體能訓練實驗研究(論文提綱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選題依據 |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義 |
1.3 研究內容 |
2 文獻綜述 |
2.1 相關概念界定 |
2.1.1 士官 |
2.1.2 體能 |
2.1.3 軍事體能 |
2.2 國內軍事體能訓練研究現狀分析 |
2.2.1 軍事體育訓練發(fā)展研究 |
2.2.2 軍事體能訓練現狀研究 |
2.2.3 軍事體能訓練計劃研究 |
2.2.4 軍事體能訓練原則研究 |
2.2.5 軍事體能訓練傷研究 |
2.3 國外軍事體能訓練研究現狀分析 |
2.3.1 美國軍事體能訓練研究 |
2.3.2 俄羅斯軍事體能訓練研究 |
2.3.3 其他國家軍事體能訓練研究 |
3 研究設計 |
3.1 研究對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獻資料法 |
3.2.2 專家訪談法 |
3.2.3 問卷調查法 |
3.2.4 實驗法 |
3.2.5 數理統(tǒng)計法 |
3.3 實驗設計與實施 |
3.3.1 實驗目的 |
3.3.2 實驗對象及分組 |
3.3.3 實驗時間及地點 |
3.3.4 體能考核內容與標準 |
3.3.5 體能訓練實驗方案 |
3.3.6 實驗場地器材 |
3.3.7 實驗條件控制 |
3.3.8 部分動作說明 |
4 研究結果與分析 |
4.1 解放軍士官軍事體能訓練現狀分析 |
4.1.1 士官基本情況 |
4.1.2 士官體能訓練情況 |
4.2 解放軍士官軍事體能考核結果分析 |
4.2.1 實驗前后身體形態(tài)指標測試結果比較 |
4.2.2 實驗前后各項體能考核成績結果比較 |
4.2.3 實驗前后身體素質指標測試結果比較 |
5 研究不足與展望 |
5.1 研究不足 |
5.2 研究展望 |
6 研究結論與建議 |
6.1 結論 |
6.2 建議 |
參考文獻 |
附錄 |
致謝 |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和著作 |
(4)海警常見皮膚病病因分類及防治研究進展(論文提綱范文)
1 常見病因 |
1.1 理化因素 |
1.2 生物因素 |
1.3 食物與其他疾病 |
1.4 遺傳與神經精神因素 |
2 主要分類 |
2.1 感染性皮膚病 |
2.2 心身性皮膚病 |
2.3 外因性皮膚病 |
2.4 先天性皮膚病 |
3 藥物治療 |
4 其他防治措施 |
4.1 改善生活、訓練環(huán)境,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 |
4.2 加強健康宣教 |
4.3 合理進行心理疏導 |
4.4 加強衛(wèi)勤力量建設 |
4.5 推進遠程醫(yī)療建設 |
5 展 望 |
(5)山東海警某部官兵皮膚病發(fā)生情況的調查(論文提綱范文)
1 資料和方法 |
2 結果 |
2.1 山東海警部隊不同年份與季度之間皮膚病發(fā)生情況對比 |
2.2 山東海警皮膚病發(fā)生的病種構成情況 |
3 討論 |
3.1 山東海警皮膚病流行現狀 |
3.2 山東海警常見皮膚病防治對策 |
3.3 其他防治對策 |
(6)我軍飛行人員口腔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論文提綱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我軍飛行人員口腔健康行為的調查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調查對象 |
1.2 調查方法及步驟 |
1.3 質量控制 |
1.4 數據管理與統(tǒng)計分析 |
2 結果 |
2.1 飛行人員一般情況調查 |
2.2 影響飛行人員口腔健康的生活方式 |
2.3 飛行人員口腔衛(wèi)生習慣 |
2.4 飛行人員口腔疾病的就診情況 |
2.5 飛行人員口腔保健知識獲得途徑 |
3 討論 |
4 結論 |
第二部分:常見口腔疾病與飛行時長及機種的相關性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調查對象 |
1.2 調查內容 |
1.3 調查方法 |
1.4 質量控制 |
1.5 數據管理與統(tǒng)計分析 |
2 結果 |
2.1 飛行人員口腔疾病檢出結果 |
2.2 飛行人員口腔疾病對其生活及飛行訓練的影響 |
2.3 牙周病與機種及飛行時長的相關性 |
2.4 齲齒與機種及飛行時長的相關性 |
2.5 著色牙與機種及飛行時長的相關性 |
2.6 牙列缺損與機種及飛行時長的相關性 |
2.7 酸蝕癥與機種及飛行時長的相關性 |
2.8 航空性牙痛與機種及飛行時長的相關性 |
3 討論 |
4 結論 |
參考文獻 |
綜述 我軍口腔疾病發(fā)病狀況及防治建議 |
參考文獻 |
附錄 |
附錄1:口腔健康狀況調查知情同意書 |
附錄2:飛行人員口腔健康調查問卷 |
附錄3:飛行人員口腔疾病調查表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文章情況 |
致謝 |
(7)軍隊人員口腔衛(wèi)生服務利用現狀調查報告及分析(論文提綱范文)
1 軍隊人員口腔衛(wèi)生服務利用現狀 |
1.1 口腔醫(yī)療就診率低: |
1.2 齲齒充填率低: |
1.3 潔牙率低: |
1.4 第三磨牙阻生率高,拔除率低: |
2 軍隊人員口腔衛(wèi)生服務利用水平的影響因素 |
2.1 口腔醫(yī)療保健意識較差: |
2.2 口腔衛(wèi)生服務條件不足: |
3 軍隊人員口腔衛(wèi)生服務利用水平的發(fā)展策略 |
3.1 重視口腔健康教育: |
3.2 培訓部隊口腔醫(yī)務士官: |
3.3 建立醫(yī)院部隊流動牙科單元: |
3.4 建立軍隊人員口腔衛(wèi)生服務利用水平的社會保障新途徑: |
(9)海軍某部官兵足癬復發(fā)原因調查(論文提綱范文)
1 對象與方法 |
1 .1 研究對象 |
1.2 診斷方法 |
1.3 調查方法 |
2 結果 |
2.1 治療療程不夠 |
2.2 鞋襪消毒不徹底 |
2.3 局部環(huán)境潮濕 |
2.4 拖鞋混穿 |
2.5 其他 |
3 討論 |
四、武警某部基層官兵足癬發(fā)病情況調查及治療(論文參考文獻)
- [1]武警某部軍事訓練傷及衛(wèi)生服務需求調查[J]. 張仲柏,王正暉,李艷春,楊敏,陳升鑫,解宏偉. 人民軍醫(yī), 2021(10)
- [2]2020年鄱陽湖周邊地區(qū)某部抗洪官兵發(fā)病情況調查[J]. 樊拖迎,管麗紅,冀建峰. 人民軍醫(yī), 2021(09)
- [3]解放軍某部士官軍事體能訓練實驗研究[D]. 楊金鳳. 內蒙古師范大學, 2021(08)
- [4]海警常見皮膚病病因分類及防治研究進展[J]. 陳淑蓮,李正超,王仁杰,陳旭義,云晨,劉軍,郭春良. 武警醫(yī)學, 2021(05)
- [5]山東海警某部官兵皮膚病發(fā)生情況的調查[J]. 徐海環(huán),劉洋,劉吉元. 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 2020(06)
- [6]我軍飛行人員口腔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D]. 周游. 大連醫(yī)科大學, 2021(01)
- [7]軍隊人員口腔衛(wèi)生服務利用現狀調查報告及分析[J]. 閆艦飛,李剛. 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 2019(11)
- [8]沿海武警某部隊基層官兵春季巡診疾病譜分析[J]. 洪麗蓉,朱利鋒,蔣秋霞,章卓銘,張逸珉,嚴敏. 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yī)學版), 2019(09)
- [9]海軍某部官兵足癬復發(fā)原因調查[J]. 趙志宇,賀文欣,劉新. 海軍醫(yī)學雜志, 2019(03)
- [10]軍事應激對官兵消化系統(tǒng)疾病影響的研究進展[J]. 曹偉,向導,羅貝貝. 中華航海醫(yī)學與高氣壓醫(yī)學雜志,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