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遼寧省0~14歲兒童格林-巴利綜合征流行病學分析(論文文獻綜述)
王艷華,王正娥,張復臣,馬敬倉,徐凌忠[1](2022)在《2019—2020年菏澤市<15歲兒童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監(jiān)測工作評價》文中認為目的對2019—2020年菏澤市急性弛緩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病例的監(jiān)測系統(tǒng)運行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為AFP診斷提供依據(jù)。方法下載中國AFP監(jiān)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tǒng)菏澤市數(shù)據(jù)庫,收集AFP病例臨床、流行病學、實驗室檢測數(shù)據(jù),對相關資料進行描述性分析。結果 2019—2020年菏澤市分別報告15歲兒童AFP病例21、10例,報告發(fā)病率1.04/10萬、0.50/10萬,AFP病例分布于全市8個縣區(qū)。AFP病例48 h及時調查率為100.00%,雙份合格大便標本采集率為90.32%,標本送檢及時率為80.65%,未發(fā)現(xiàn)脊髓灰質炎野病毒(wild poliovirus,WPV),未檢測到腸道病毒(enterovirus,EV)。所有AFP病例均為脊髓灰質炎排除病例,無WPV病例,無脊髓灰質炎疫苗相關病例(vaccine 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 VAPP)、脊髓灰質炎疫苗衍生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病例和脊髓灰質炎疫苗變異病毒病例,均為非脊髓灰質炎AFP。其中前4位病種依次為格林巴利綜合征、脊髓炎、創(chuàng)傷性神經(jīng)炎、腦脊髓炎病例,構成比分別為25.81%、12.90%、9.68%、6.45%。結論菏澤市AFP病例監(jiān)測系統(tǒng)主要運行指標達到保持無脊髓灰質炎狀態(tài)的要求,但仍有不足,應提高AFP監(jiān)測的質量。
王艷華,王正娥,張復臣,馬敬倉,徐凌忠[2](2022)在《2019—2020年菏澤市<15歲兒童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監(jiān)測工作評價》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對2019—2020年菏澤市急性弛緩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病例的監(jiān)測系統(tǒng)運行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為AFP診斷提供依據(jù)。方法下載中國AFP監(jiān)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tǒng)菏澤市數(shù)據(jù)庫,收集AFP病例臨床、流行病學、實驗室檢測數(shù)據(jù),對相關資料進行描述性分析。結果 2019—2020年菏澤市分別報告15歲兒童AFP病例21、10例,報告發(fā)病率1.04/10萬、0.50/10萬,AFP病例分布于全市8個縣區(qū)。AFP病例48 h及時調查率為100.00%,雙份合格大便標本采集率為90.32%,標本送檢及時率為80.65%,未發(fā)現(xiàn)脊髓灰質炎野病毒(wild poliovirus,WPV),未檢測到腸道病毒(enterovirus,EV)。所有AFP病例均為脊髓灰質炎排除病例,無WPV病例,無脊髓灰質炎疫苗相關病例(vaccine 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 VAPP)、脊髓灰質炎疫苗衍生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病例和脊髓灰質炎疫苗變異病毒病例,均為非脊髓灰質炎AFP。其中前4位病種依次為格林巴利綜合征、脊髓炎、創(chuàng)傷性神經(jīng)炎、腦脊髓炎病例,構成比分別為25.81%、12.90%、9.68%、6.45%。結論菏澤市AFP病例監(jiān)測系統(tǒng)主要運行指標達到保持無脊髓灰質炎狀態(tài)的要求,但仍有不足,應提高AFP監(jiān)測的質量。
王子[3](2020)在《清肺透邪湯介導CARDS毒素抑制NLRP3炎性小體對MPP的保護機制研究》文中認為目的:基于“風溫伏肺”理論,建立肺炎支原體肺炎(MPP)Balb/c幼鼠模型,探討MPP小鼠CARDS TX/NLRP3/Caspase-1通路和CARDS TX/My D88/NF-κB/NLRP3通路相關炎癥因子動態(tài)變化,闡釋清肺透邪湯干預MPP小鼠CARDS TX/NLRP3炎性小體/Caspase-1活性的作用靶點,闡釋清肺透邪湯對MPP小鼠CARDS TX/My D88/NF-κB/NLRP3信號通路及外周血相關因子的調控作用,闡釋清肺透邪湯拆方對MPP小鼠作用靶點,為清肺透邪湯進一步研究提供實驗基礎和依據(jù)。材料與方法:1.在培養(yǎng)基中對MP菌株進行連續(xù)傳代,培養(yǎng)MP采用CCU/ml方法測定MP濃度,取適當濃度MP菌液備用。2.采用滴鼻接種MP菌液誘導幼齡Balb/c小鼠致肺炎,觀察小鼠一般狀態(tài)、肺指數(shù)、肺組織外觀、肺組織病理改變等方面差異,進行模型鑒定。3.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RT-PCR)技術及蛋白免疫印跡(Western Blot)技術檢測MPP幼鼠不同時間點肺組織CARDS TX、NLRP3、ASC及Caspase-1表達水平,比較清肺透邪湯及其拆對CARDS TX/NLRP3/Caspase-1通路的影響。4.采用免疫組化SP法檢測MPP幼鼠肺組織NF-κB表達,比較清肺透邪湯及其拆方對NF-κB信號通路調控作用。5.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法(ELISA)檢測MPP幼鼠外周血中Myd88、IL-1β、IL-8的變化,比較清肺透邪湯及其拆方對NF-κB信號通路上游調控分子My D88、下游炎性因子IL-8的影響,及對NLRP3炎性小體下游釋放促炎因子IL-1β的影響。結果:1.小鼠肺組織外觀變化:正常組(sham組)小鼠取出的肺組織表面呈淡紅色,表面光澤,質地柔軟,無病理性瘀斑;模型組(MP組)小鼠肺組織在MP滴鼻接種第3天解剖無明顯改變,第7天肺組織呈暗紅色,表面可見大量的肺實變病灶,看見大量瘀點,第10天肺組織病變面積增大,成豆腐渣樣改變。2.小鼠肺臟病理組織學變化:sham組小鼠肺泡結構較為均勻與清晰,肺泡內無滲出,支氣管和血管周圍及肺泡間隔中偶見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浸潤;MP組小鼠肺組織中可見間質性炎癥改變,肺泡內有滲出肺泡間隔增寬,在支氣管和血管周圍及肺泡間隔有大量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浸潤3.各組CARDS TX m RNA表達情況:sham組可以檢測到少量CARDS TX m RNA表達,MP組第3、7、10、14天小鼠肺組織中的CARDs TX m RNA表達持續(xù)升高,于第7天達峰值,之后降低。與sham比較,清肺透邪湯(QFTXT)及拆方(清透、清潤)、阿奇霉素各(AZM)治療組表達水平均有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MP相較,QFTXT在第3、7、10、14天CARDS TX m RNA表達水平顯著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清透方(QT)、清潤組(QR)表達水平持有所下降,作用均顯著(P<0.05);與QFTXT比較,QT、QR中CARDS TX m RNA表達水平有所升高,兩者在第14天差異不顯著(P>0.05);與AZM比較,QFTXT在第3、7天有顯著性差異(P<0.05),而在第10、14天差異無顯著性(P>0.05)。4.各組NLRP3、ASC及Caspase1 m RNA表達情況:sham組可以檢測到少量NLRP3、ASC、Caspase1 m RNA表達,MP組第3、7、10、14天小鼠肺組織中的NLRP3、ASC、Caspase1 m RNA表達持續(xù)升高,于第3天達峰值,之后略有降低。與sham比較,QFTXT、QT、QR、AZM組NLRP3、ASC、Caspase1 m RNA表達水平均有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MP相較,QFTXT在第3、7、10、14天NLRP3、ASC、Caspase1 m RNA表達水平顯著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QT、QR表達水平持有所下降,作用均顯著(P<0.05);與QFTXT比較,QT、QR中NLRP3、ASC、Caspase1 m RNA表達水平有所升高,兩者在第14天差異不顯著(P>0.05);與AZM比較,QFTXT在第3天有統(tǒng)計學顯著性差異(P<0.05),而在第7、10、14天無統(tǒng)計學顯著性差異(P>0.05)。5.各組CARDS TX蛋白表達情況:sham組可以檢測到少量CARDS TX蛋白表達,MP組CARDs TX m RNA表達持續(xù)升高,于第7天達峰值,之后降低。與sham比較,QFTXT、QT、QR、AZM組表達水平均有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MP相較,QFTXT在第3、7、10、14天CARDS TX蛋白表達水平顯著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QT、QR組CARDS TX蛋白表達水平持有所下降,作用均顯著(P<0.05);與QFTXT比較,QT、QR中CARDS TX蛋白表達水平有所升高,兩者在第14天差異不顯著(P>0.05);與AZM比較,QFTXT在第3、7天有顯著性差異(P<0.05),而在第10、14天差異無顯著性(P>0.05)。6.各組NLRP3、ASC及Caspase1蛋白表達情況:sham組可以檢測到少量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達,MP組第3、7、10、14天小鼠肺組織中的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達持續(xù)升高,于第3天達峰值,之后略有降低。與sham比較,QFTXT、QT、QR、AZM組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達水平均有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MP相較,QFTXT在第3、7、10、14天NLRP3、ASC、Caspase1 m RNA表達水平顯著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QT、QR表達水平持有所下降,作用均顯著(P<0.05);與QFTXT比較,QT、QR中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達水平有所升高,兩者在第14天差異不顯著(P>0.05);與AZM比較,QFTXT在第3天有統(tǒng)計學顯著性差異(P<0.05),而在第7、10、14天無統(tǒng)計學顯著性差異(P>0.05)。7.各組NF-κB蛋白表達情況:sham組中可以檢測到少量NF-κB蛋白表達,MP組小鼠肺組織NF-κB蛋白水平均顯著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sham比較,QFTXT、QT、QR、AZM組NF-κB蛋白表達水平均有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MP相較,QFTXT組NF-κB蛋白水平顯著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QT、QR表達水平持有所下降,作用均顯著(P<0.05);與QFTXT比較,QT、QR中NF-κB蛋白表達水平有所降低,兩者差異不顯著(P>0.05)。8.各組外周血My D88的情況:與sham相比,MP組My D88含量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在第10天達到峰值;與MP組相較,QFTXT、QT、QR、AZM均可以下調My D88的表達(P<0.05);與QFTXT比較,QT、QR中My D88含量有所升高,QR升高程度更大,在第14天無顯著性差異(P>0.05);與AZM比較,QFTXT第3、7、10、14天作用無統(tǒng)計學顯著性差異(P>0.05)。9.各組外周血IL-1β的情況:與sham相比,MP組IL-1β含量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在第3天達到峰值;與MP組相較,QFTXT、QT、QR、AZM均可以下調IL-1β的表達(P<0.05);與QFTXT比較,QT、QR中IL-1β含量有所升高,QR升高程度更大,在第14天無顯著性差異(P>0.05);與AZM比較,QFTXT第3、7、10、14天作用無統(tǒng)計學顯著性差異(P>0.05)。10.各組外周血IL-8的情況:與sham相比,MP組IL-8含量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在第3天達到峰值;與MP組相較,QFTXT、AZM均可以下調IL-8的表達(P<0.05);與AZM比較,QFTXT在第3、7、10、14天作用無統(tǒng)計學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1.清肺透邪湯可以抑制MPP小鼠肺組織內CARDS TX表達,減輕MP對肺組織的直接損傷。2.清肺透邪湯對MPP小鼠保護作用機制可能為(1)調控My D88/NF-κB信號通路及NLRP3炎性小體活化,減弱炎癥反應;(2)抑制Caspase-1活化,使Caspase-1依賴細胞焦亡通路免疫應答減弱。3.清肺透邪方組在降低CARDS TX表達、調控信號轉導及抑制免疫炎癥反應等方面均優(yōu)于清透組、清潤組,兩部分起效組份起互補作用,其中以清透為主,輔以清潤,可達到去邪留津不傷正氣的保護作用。
郭敬云[4](2019)在《河北省脊髓灰質炎疫苗免疫程序轉換前后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流行特征比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比較河北省脊髓灰質炎(poliomyelitis,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轉換前后急性弛緩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流行特征,評價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轉換的效果,為繼續(xù)調整脊灰疫苗免疫策略、消滅脊灰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1.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學方法比較分析河北省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轉換前后兩年(2014年5月2016年4月與2016年5月2018年4月)AFP病例的流行病學和病原學特征。2.采用人橫紋肌肉瘤細胞(RD細胞)、轉人脊灰病毒受體基因的小鼠肺細胞(L20B細胞)分離脊灰病毒,細胞病變效應陽性分離物采用實時熒光定量RT-PCR方法進行型內鑒定;采用細胞中和抗體試驗檢測血清脊灰中和抗體水平。3.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檢驗:率、構成比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和Fisher’s確切概率法,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脊灰中和抗體水平比較采用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多變量影響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結果:1.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轉換前后河北省AFP病例分別報告652例、633例,15歲以下兒童報告發(fā)生率分別為2.49/10萬、2.26/10萬(χ2=2.903,P=0.088)。2.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轉換前后04歲AFP病例占比分別為63.50%、54.98%,比較年齡構成(Z=-3.438,P=0.001);男女性別比分別為1.72:1、1.30:1(χ2=5.886,P=0.015);各月份、各地市病例均散在分布。AFP病例60d殘留麻痹率分別為14.72%、16.27%(χ2=0.588,P=0.443)。3.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轉換前河北省報告疫苗相關麻痹型脊灰(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病例4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 virus,VDPV)病例1例,轉換后無VAPP病例、VDPV病例的報告。4.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轉換前后AFP病例脊灰病毒陽性分離率分別為2.91%、1.26%(χ2=4.252,P=0.039),血清型分別是Ⅰ型(7株)、Ⅱ型(11株)、Ⅲ型(4株)和Ⅰ型(5株)、Ⅲ型(5株)(P=0.010)。非脊灰腸道病毒(Non-polio entervirus,NPEV)分離率陽性分別為14.88%、12.95%(χ2=0.002,P=0.960)。5.20122016年河北省02歲兒童Ⅰ型、Ⅱ型、Ⅲ型脊灰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分別為1:216.93、1:217.18和1:168.04;20172018年Ⅰ型、Ⅲ型GMT分別為1:237.15、1:114.71;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轉換前后Ⅰ型(F=0.091,P=0.764)、Ⅲ型(F=0.687,P=0.408)GMT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1.河北省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轉換前后脊灰中和抗體GMT水平未發(fā)生改變,AFP病例的季節(jié)、地區(qū)分布、NEPV陽性分離率、AFP病例60天殘留麻痹率等流行特征未發(fā)生改變。2.河北省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轉換后無VAPP、VDPV病例的報告,AFP病例PV陽性分離率下降。
郭敬云,孫麗,張振國,李靜,張俊棉,趙娜,李琦[5](2018)在《河北省脊髓灰質炎疫苗免疫程序轉換后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監(jiān)測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河北省脊髓灰質炎(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轉換對15歲以下兒童急性弛緩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特征的影響,為制定科學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據(jù)。方法對河北省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轉換前(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和轉換后(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AFP監(jiān)測系統(tǒng)報告病例進行描述性分析,使用SPSS 21.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檢驗,率和構成比的比較采用χ2檢驗和Fisher′s確切概率法。結果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轉換前,河北省報告AFP 312例,轉換后報告361例,報告發(fā)病率分別為2.38/10萬和2.58/10萬。AFP病例均在夏秋季高發(fā),男性高于女性,集中在0~4歲組;疾病譜均以吉蘭–巴雷綜合征(又名"格林巴利綜合征")為主,但手足口病及脊髓炎病例增多;殘留麻痹率分別為11.86%、17.45%;脊灰病毒陽性分離率分別為2.56%、1.66%,優(yōu)勢毒株分別為Ⅰ、Ⅲ型;非脊灰腸道病毒分離率分別為19.23%、12.74%。結論脊灰疫苗免疫程序轉換前后,河北省AFP病例的發(fā)病率、季節(jié)、地區(qū)及人群分布均未發(fā)生明顯改變;疾病譜構成發(fā)生變化,殘留麻痹增多,非脊灰腸道病毒分離率下降,脊灰病毒優(yōu)勢株由Ⅲ型取代Ⅰ型。
俞梅華,錢曉萍[6](2017)在《2004—2016年浙江省湖州市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學分析》文中進行了進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浙江省湖州市<15歲兒童急性弛緩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學特征,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參考依據(jù)。方法對湖州市2004 2016年AFP病例進行描述流行病學分析,對殘留麻痹影響因素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結果 2004 2016年湖州市共報告<15歲AFP病例128例,主要為散發(fā)。年平均發(fā)病率為2.32/10萬。發(fā)病高峰多出現(xiàn)于每年1月、3月和8 10月,04歲組發(fā)病率較高,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別比為2.2∶1。腸道病毒分離率為7.81%。10.16%的AFP病例在麻痹60 d后仍殘留麻痹。多因素分析顯示<1歲發(fā)病、深部腱反射異常是AFP殘留麻痹病例發(fā)生的危險因素。結論提高兒童脊髓灰質炎疫苗接種率、加強臨床醫(yī)生培訓、教育兒童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盡早對重癥患者開展對癥治療,是降低兒童AFP病例致殘率的有效措施。
閆真,趙潤毛,徐冬冬[7](2017)在《內蒙古自治區(qū)<15歲兒童格林巴利綜合征流行病學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內蒙古自治區(qū)<15歲兒童格林巴利綜合征(Guillian-BarréSyndrome,GBS)的流行病學特征,為GBS防控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對內蒙古自治區(qū)2005-2014年報告的214例<15歲兒童GBS病例進行描述性分析。結果內蒙古自治區(qū)<15歲兒童GBS年平均報告發(fā)病率為0.49/10萬,病例呈散發(fā)狀態(tài);發(fā)病高峰出現(xiàn)在610月;14歲組居多,占病例總數(shù)的44.39%;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別比為1.46∶1;從13例病例中分離到腸道病毒,腸道病毒分離率為6.07%;25.23%的病例在60 d隨訪時有殘留麻痹。結論內蒙古自治區(qū)<15歲兒童GBS在夏秋季高發(fā),發(fā)病以小年齡組居多,一定比例的病例有殘留麻痹。應加強對GBS病例的管理,降低致殘率。
張鵬舉,張小兵,陳瑚瑚,劉艷艷[8](2016)在《2005—2014年甘肅省靜寧縣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學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甘肅省靜寧縣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AFP)的流行特征,為今后維持無脊髓灰質炎工作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按照全國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監(jiān)測方案要求,應用描述流行病學方法,整理、分析和評價監(jiān)測資料。結果2005—2014年累計監(jiān)測AFP病例43例,平均發(fā)病率5.16/10萬;發(fā)病以小年齡為主,其中04歲發(fā)病占58.14%,發(fā)病率9.70/10萬,不同年齡組發(fā)病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6 814.22,P<0.001);6—10月發(fā)病29例、占病例總數(shù)的67.44%,全程免疫占81.39%、零劑次和未全程免疫占16.28%,縣級以上醫(yī)院報告病例占100%,鄉(xiāng)、村級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未報告病例;格林—巴利綜合征占AFP病例的51.16%、發(fā)病率2.64/10萬。結論靜寧縣AFP病例發(fā)病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分布,夏秋季高發(fā),04歲組發(fā)病明顯高于其他年齡組,格林—巴利綜合征是AFP病例的主要病種;全縣近10年來的AFP監(jiān)測和保持無脊髓灰質炎狀態(tài)工作成效顯著,但鄉(xiāng)(鎮(zhèn))以下衛(wèi)生單位的報告工作仍有待加強,調動鄉(xiāng)、村兩級臨床醫(yī)生報告AFP病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提升監(jiān)測工作水平的首要任務。
王武環(huán)[9](2016)在《2005—2014年鐵嶺市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監(jiān)測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鐵嶺市2005—2014年10年間急性弛緩性麻痹(AFP)病例監(jiān)測情況,提高全市AFP監(jiān)測系統(tǒng)質量。方法對鐵嶺市10年間報告的AFP病例進行描述流行病學分析。結果 10年間共報告AFP病例76例,報告發(fā)病率在1.40/10萬3.24/10萬之間。7—12月報告病例56例,占73.68%;病例以5歲以下兒童為主,占56.58%;服苗史≥3劑次63例,占82.89%;合格標本采集率為89.47%。從病例糞便標本中分離到1例2份Ⅰ型脊髓灰質炎(脊灰)疫苗株病毒,5例10份非脊灰腸道病毒(NPEV)。結論鐵嶺市AFP病例監(jiān)測系統(tǒng)運轉較好,為繼續(xù)保持無脊灰狀態(tài),應進一步加強脊灰疫苗常規(guī)免疫接種率,提高監(jiān)測系統(tǒng)質量。
朱小微[10](2015)在《鞍山市2004—2013年AFP監(jiān)測系統(tǒng)分析及評價》文中指出目的評價鞍山市2004—2013年急性弛緩性麻痹(AFP)病例監(jiān)測系統(tǒng)工作質量,保持無脊灰狀態(tài)。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學方法分析2004—2013年鞍山市報告的AFP病例。結果全市AFP病例監(jiān)測系統(tǒng)共報告87例,無脊髓灰質炎(脊灰)確診病例,無高危病例,<15歲兒童非脊灰AFP病例報告發(fā)病率保持較高水平[1]。結論鞍山市2004—2013年AFP監(jiān)測系統(tǒng)保持較高的運轉質量,各項監(jiān)測指標均達到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衛(wèi)生部的要求。
二、遼寧省0~14歲兒童格林-巴利綜合征流行病學分析(論文開題報告)
(1)論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處內容要求:
首先簡單簡介論文所研究問題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簡單明了地指出論文所要研究解決的具體問題,并提出你的論文準備的觀點或解決方法。
寫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簡64位RISC處理器存儲管理單元結構并詳細分析其設計過程。在該MMU結構中,TLB采用叁個分離的TLB,TLB采用基于內容查找的相聯(lián)存儲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為64KB和細粒度為4KB兩種頁面大小,采用多級分層頁表結構映射地址空間,并詳細論述了四級頁表轉換過程,TLB結構組織等。該MMU結構將作為該處理器存儲系統(tǒng)實現(xiàn)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調查法:該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統(tǒng)的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的具體信息。
觀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直接觀察研究對象從而得到有關信息。
實驗法: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fā)現(xiàn)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關系。
文獻研究法: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的、正確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實證研究法:依據(jù)現(xiàn)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
定性分析法: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研究,這個方法需要計算的數(shù)據(jù)較少。
定量分析法:通過具體的數(shù)字,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
跨學科研究法: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這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xiàn)象的一種方法,從某一功能出發(fā)研究多個方面的影響。
模擬法: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與原型相似的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某種特性的一種形容方法。
三、遼寧省0~14歲兒童格林-巴利綜合征流行病學分析(論文提綱范文)
(1)2019—2020年菏澤市<15歲兒童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監(jiān)測工作評價(論文提綱范文)
1 資料與方法 |
1.1 資料來源 |
1.2 方法 |
2 結 果 |
2.1 AFP病例監(jiān)測指標概況 |
2.2 地區(qū)分布 |
2.3 時間分布 |
2.4 年齡、性別與職業(yè)分布 |
2.5 實驗室檢測 |
2.6 病例臨床診斷分類 |
2.7 病毒學診斷 |
2.8 肢體麻痹部位與肌力 |
2.9 監(jiān)測敏感性與及時性 |
3 討 論 |
3.1 國內外AFP病例發(fā)病率、病原學與免疫策略研究現(xiàn)狀 |
3.3 完善脊髓灰質炎免疫措施,統(tǒng)籌常規(guī)免疫與新冠肺炎防控 |
(2)2019—2020年菏澤市<15歲兒童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監(jiān)測工作評價(論文提綱范文)
1 資料與方法 |
1.1 資料來源 |
1.2 方法 |
2 結 果 |
2.1 AFP病例監(jiān)測指標概況 |
2.2 地區(qū)分布 |
2.3 時間分布 |
2.4 年齡、性別與職業(yè)分布 |
2.5 實驗室檢測 |
2.6 病例臨床診斷分類 |
2.7 病毒學診斷 |
2.8 肢體麻痹部位與肌力 |
2.9 監(jiān)測敏感性與及時性 |
3 討 論 |
3.1 國內外AFP病例發(fā)病率、病原學與免疫策略研究現(xiàn)狀 |
3.3 完善脊髓灰質炎免疫措施,統(tǒng)籌常規(guī)免疫與新冠肺炎防控 |
(3)清肺透邪湯介導CARDS毒素抑制NLRP3炎性小體對MPP的保護機制研究(論文提綱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縮略詞表 |
前言 |
論文一 肺炎支原體小鼠肺炎模型建立及相關炎癥因子改變 |
前言 |
材料與方法 |
實驗結果 |
討論 |
小結 |
論文二 清肺透邪湯干預MPP小鼠CARDS TX/NLRP3 炎性小體表達研究 |
前言 |
材料與方法 |
實驗結果 |
討論 |
小結 |
論文三 清肺透邪湯介導CARDS TX/My D88/NF-κB通路改善MPP小鼠炎性反應研究 |
前言 |
材料與方法 |
實驗結果 |
討論 |
小結 |
論文四 清肺透邪方拆方對MPP小鼠炎性反應的影響研究 |
前言 |
材料與方法 |
實驗結果 |
討論 |
小結 |
結論 |
本研究創(chuàng)新性的自我評價 |
參考文獻 |
綜述 肺炎支原體肺炎研究進展 |
參考文獻 |
個人簡介 |
在學期間科研成績 |
致謝 |
(4)河北省脊髓灰質炎疫苗免疫程序轉換前后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流行特征比較研究(論文提綱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縮寫 |
前言 |
材料與方法 |
結果 |
討論 |
結論 |
參考文獻 |
綜述 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學和病原學特征研究 |
參考文獻 |
致謝 |
個人簡歷 |
(5)河北省脊髓灰質炎疫苗免疫程序轉換后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監(jiān)測分析(論文提綱范文)
1 材料與方法 |
1.1 資料來源 |
1.2 研究方法 |
1.3 統(tǒng)計分析 |
2 結果 |
2.1 發(fā)病概況 |
2.2 流行病學特征 |
2.2.1 人群分布 |
2.2.2 時間分布 |
2.2.3 地區(qū)分布 |
2.2.4 疾病譜、前驅癥狀和預后 |
2.3病毒分離情況 |
3 討論 |
(6)2004—2016年浙江省湖州市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學分析(論文提綱范文)
1 資料與方法 |
1.1 資料來源 |
1.2 病例診斷 |
1.3 方法 |
2 結果 |
2.1 AFP報告病例流行病學特征 |
2.1.1 發(fā)病概況2004 |
2.1.2 時間分布AFP病例全年散發(fā), 每月都有病例報告, 報告較多的月份為1月18例, 占14.06%;3月14例, 占10.94%;810月45例, 占35.16%。 |
2.1.3 地區(qū)分布 |
2.1.4 人群分布 |
2.2 免疫史 |
2.3 實驗室檢查 |
2.5 麻痹后就診報告情況 |
2.6 殘留麻痹情況 |
2.6.1 流行病學特征128例AFP病例麻痹60 d |
2.6.2 相關因素分析 |
3 討論 |
(7)內蒙古自治區(qū)<15歲兒童格林巴利綜合征流行病學分析(論文提綱范文)
1 材料與方法 |
1.1 資料來源 |
1.2 研究方法 |
1.3 數(shù)據(jù)分析 |
2 結果 |
2.1 發(fā)病情況 |
2.2 時間分布 |
2.3 地區(qū)分布 |
2.4 人群分布 |
2.5 實驗室監(jiān)測結果 |
2.6 病例轉歸情況 |
3 討論 |
(8)2005—2014年甘肅省靜寧縣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學分析(論文提綱范文)
1 資料與方法 |
2 結果 |
3 討論 |
(9)2005—2014年鐵嶺市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監(jiān)測分析(論文提綱范文)
1 資料與方法 |
1.1資料 |
1.2病例診斷和分類 |
1.3統(tǒng)計學分析 |
2 結果 |
2.1 AFP監(jiān)測系統(tǒng)評價指標完成情況 |
2.1.1敏感性 |
2.1.2監(jiān)測指標的及時性 |
2.1.3監(jiān)測報告完整性 |
2.2 AFP病例流行病學分析 |
2.2.1時間分布 |
2.2.2人群分布 |
2.2.3免疫史 |
2.2.4便標本采集及檢測 |
2.2.5病例分類及殘留麻痹 |
2.2.6病例就診報告情況 |
3 討論 |
作者聲明 |
(10)鞍山市2004—2013年AFP監(jiān)測系統(tǒng)分析及評價(論文提綱范文)
1 資料與方法 |
1.1 一般資料 |
1.2 統(tǒng)計方法 |
2 結果 |
2.1 AFP病例流行病學概況 |
2.1.1 AFP病例報告情況 |
2.1.2 AFP病例年齡、性別分布 |
2.1.3 時間分布 |
2.1.4 地區(qū)分布 |
2.1.5 免疫史情況 |
2.1.6實驗室指標和病毒學檢測結果 |
2.1.7 以WHO推薦的病毒學為分類標準對 |
2.2 AFP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評價標準 |
2.2.1 敏感性指標 |
2.2.2 及時性指標 |
2.2.3 完整性指標p:常規(guī)“零”病例報告 |
3 討論 |
四、遼寧省0~14歲兒童格林-巴利綜合征流行病學分析(論文參考文獻)
- [1]2019—2020年菏澤市<15歲兒童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監(jiān)測工作評價[J]. 王艷華,王正娥,張復臣,馬敬倉,徐凌忠. 醫(yī)學動物防制, 2022(03)
- [2]2019—2020年菏澤市<15歲兒童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監(jiān)測工作評價[J]. 王艷華,王正娥,張復臣,馬敬倉,徐凌忠. 醫(yī)學動物防制, 2022(03)
- [3]清肺透邪湯介導CARDS毒素抑制NLRP3炎性小體對MPP的保護機制研究[D]. 王子.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 2020(01)
- [4]河北省脊髓灰質炎疫苗免疫程序轉換前后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流行特征比較研究[D]. 郭敬云. 河北醫(yī)科大學, 2019(01)
- [5]河北省脊髓灰質炎疫苗免疫程序轉換后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監(jiān)測分析[J]. 郭敬云,孫麗,張振國,李靜,張俊棉,趙娜,李琦. 疾病監(jiān)測, 2018(10)
- [6]2004—2016年浙江省湖州市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學分析[J]. 俞梅華,錢曉萍. 疾病監(jiān)測, 2017(08)
- [7]內蒙古自治區(qū)<15歲兒童格林巴利綜合征流行病學分析[J]. 閆真,趙潤毛,徐冬冬. 醫(yī)學動物防制, 2017(03)
- [8]2005—2014年甘肅省靜寧縣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學分析[J]. 張鵬舉,張小兵,陳瑚瑚,劉艷艷. 疾病預防控制通報, 2016(02)
- [9]2005—2014年鐵嶺市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監(jiān)測分析[J]. 王武環(huán). 職業(yè)與健康, 2016(04)
- [10]鞍山市2004—2013年AFP監(jiān)測系統(tǒng)分析及評價[J]. 朱小微. 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