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都醫(yī)科大學朝陽醫(yī)院腎內科血透中心簡介(論文文獻綜述)
高秋霞,高瑞雪,陳立娟,楊敏,程虹[1](2021)在《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血液凈化治療的護理措施及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討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PCI)術后血液凈化治療的護理措施及效果。方法研究對象為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yī)院行PCI術后接受血液凈化治療(在線血液透析濾過或連續(xù)性腎臟替代治療)的265例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因此類患者手術經(jīng)常需要使用大劑量對比劑,對比劑腎?。–IN)的發(fā)生風險增加,為有效預防腎損傷,給予綜合護理(心臟內科及血液凈化??谱o理常規(guī)、健康宣教、心理疏導等)及血液凈化??撇僮鳎ò盐罩委煏r機、合理抗凝、另辟蹊徑的通路選擇、保護血管資源、并發(fā)癥的觀察及處理),觀察、對比患者PCI術前及血液凈化治療后第1、3天的敏感指標變化情況,了解血液凈化治療及護理的效果。結果 265例患者在接受血液凈化治療后第1、3天血紅蛋白、血肌酐、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與PCI術前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血紅蛋白:(91.8±1.8)、(90.2±1.7)g/L比(92.9±2.1)g/L,血肌酐:(411±296)、(525±329)μmol/L比(512±345)μmol/L,eGFR:(12.7±2.8)、(9.5±2.5)ml/(min·1.73 m2)比(9.5±2.3)ml/(min·1.73 m2)](均P>0.05)。隨訪(7.2±1.1)d,無大出血、低血壓及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血液凈化治療中及隨訪期內無穿刺部位出血、血腫形成,無體外循環(huán)凝血的發(fā)生。患者出院前,運用"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進行滿意度評分,結果均在95分以上。結論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PCI術后密切的病情觀察及個體化的護理措施可有效減少CIN的發(fā)生,防止腎功能惡化,保護患者的血管資源,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魏宇君,李新,申曼,張佳佳,詹曉凱,湯然,黃仲夏[2](2021)在《腎意義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癥病例報道并文獻復習》文中認為腎意義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癥(MGRS)是由低級別淋巴漿細胞增殖性疾病分泌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Ig)介導的腎損害,為疾病早期階段,尚不足以診斷為多發(fā)性骨髓瘤(MM)或淋巴瘤。本文分析了2018年3月—2020年2月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西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MM合并腎損害和3例不同類型的MGRS患者的臨床特點及診治過程,對其腎損害進行了鑒別診斷,并結合病例和文獻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建議對表達漿細胞克隆或B淋巴細胞克隆的患者分別采用硼替佐米或利妥昔單抗為基礎的治療方案,提示臨床醫(yī)生對存在單克隆Ig和無法解釋的腎臟疾病患者,需早期進行腎活檢以確診MGRS,遵循國際腎病和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研究組(IKMG)提出的診斷共識和診斷流程,進一步明確MGRS的診斷分型,有利于早期進行克隆指導的靶向治療,改善患者的腎功能和預后。
新華社[3](2020)在《中共中央 國務院 中央軍委關于表彰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的決定》文中認為(2020年9月8日)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疫情發(fā)生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主持召開一系列會議研究決策、部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引。各黨政軍群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和廣大人民群眾堅持全國一盤棋,堅決服從黨中央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一協(xié)調、統(tǒng)一調度,堅決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總要求,上下同心、全力以赴,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迅速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zhàn)爭、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堅決遏制了疫情擴散蔓延勢頭,統(tǒng)籌疫情防控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朱仁明,張忠濤,常棟,陳學明,李晨宇,林俊,姜群,劉文虎[4](2020)在《前臂自體動靜脈內瘺日間手術的臨床療效》文中研究說明目的探討前臂自體動靜脈內瘺日間手術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日間手術病房行前臂遠端自體動靜脈內瘺的27例患者的相關臨床資料?;颊呓?jīng)腎內科或腎移植科確診終末期腎病,愿意接受血液透析治療,轉診至血透通路專病門診。完善術前檢查,除外手術禁忌后,在日間手術住院系統(tǒng)內登記預約手術。當日日間病房手術結束后,患者在日間病房觀察1 h,生命體征穩(wěn)定,手術醫(yī)師確認患者可以出院后,安排患者出院。觀察患者手術時間(入手術間至離開手術間),日間病房住院時間(進入日間病房至離開日間病房),術后并發(fā)癥情況,術后內瘺成熟率。結果患者平均手術時間為95. 6 min。患者日間病房住院時間為199. 0 min。所有患者均隨訪至術后3個月,初次內瘺患者共24例,隨訪期間死亡2例,術后2周閉塞1例;隨訪至術后3個月時,未能成熟3例,初次成熟率為79. 2%(19/24)。再次內瘺手術修復患者4例,手術成功率為100%(4/4)。結論前臂自體動靜內瘺日間手術模式是安全的,無嚴重并發(fā)癥,且能夠明顯縮短患者住院時間。
劉航,范博涵,白寶亮,李穎,王茜,謝大煒,任亮,王偉,王瑋,胡小鵬[5](2019)在《不同腎替代方法治療終末期腎病患者焦慮抑郁及認知功能狀況調查》文中研究說明目的 比較維持性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腎移植治療終末期腎病患者焦慮抑郁及認知功能狀況。方法 于2015年6月- 2017年12月對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就診的418例終末期腎病患者進行調查,其中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60例,男性85例,平均年齡(51.1±12.5)歲;腹膜透析患者108例,男性63例,平均年齡(51.3±14.4)歲;腎移植患者150例,男性81例,平均年齡(50.2±16.5)歲;所有對象均完成包括基本信息的一般資料問卷、綜合醫(yī)院焦慮抑郁自評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簡易智力狀況檢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調查。結果 腎移植患者的HADS評分(9.43±5.62)顯著低于維持性血液透析組(19.01±5.65)和腹膜透析組(16.77±5.21)(P均<0.001),維持性血液透析組的HADS評分高于腹膜透析組(P<0.01)。腎移植患者MMSE評分(27.19±2.23)高于維持性血液透析組(22.14±2.15)和腹膜透析組(25.35±2.44)(P均<0.001),腹膜透析組的MMSE評分高于維持性血液透析組(P<0.05)。結論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腎移植患者的認知和情緒調節(jié)效果優(yōu)于維持性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組患者。
丁小強,馮哲,倪兆慧,林洪麗,王偉銘,汪年松,章曉燕,蔡廣研,陳香美[6](2017)在《中國腎臟疾病高尿酸血癥診治的實踐指南(2017版)》文中提出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變,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已經(jīng)成為我國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腎臟疾病是高尿酸血癥的重要病因,而高尿酸血癥也是慢性腎臟?。╟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高尿酸血癥可加重腎臟病的進展和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是導致CKD、心腦血管疾病和代謝性疾病發(fā)生與發(fā)展的獨立危險因素。目前我國尚缺乏針對腎臟疾病高尿酸血癥診治的臨床實踐指南。為此,我們
蔡廣研,鄭穎,陳香美[7](2017)在《中國腎性高血壓管理指南2016(簡版)》文中認為腎臟是調節(jié)血壓的重要器官,腎臟實質性病變和腎動脈病變引起血壓升高稱為腎性高血壓。高血壓加劇腎臟病變引起腎功能減退,形成惡性循環(huán),從而導致腎臟病患者的高致殘率和死亡率。隨著人口老齡化、疾病譜改變以及生活方式的變化,我國慢性腎臟病(CKD)患病率達10.8%[1],意味著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腎臟病。腎性高血壓的病理生理機制、臨床表現(xiàn)和治療與普通高血壓人群有所差
李艷春,趙素梅,李忠心,李新,張新,徐晨,劉婧,黃靜,申珅,賈小月,孫倩美[8](2017)在《慢性腎臟病患者五聚素3與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的相關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討慢性腎臟?。–KD)未透析患者五聚素3(PTX3)與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的關系。方法選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在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腎內科住院或門診治療的符合納入標準的CKD患者70例,采用簡化MDRD公式計算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 GFR),并根據(jù)e GFR將患者分為CKD 13期組(A組,n=30)和CKD 45期組(B組,n=40)。另選取同期在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體檢中心體檢健康者30例為對照組。采用ELISA法檢測血清PTX3,采用外周動脈張力檢測技術檢測反應性充血指數(shù)(RHI)。收集3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糖尿病發(fā)生率、高血壓發(fā)生率、吸煙率、收縮壓(SBP)、舒張壓(DBP)、脈壓(PP)、平均動脈壓(MAP)、體質指數(shù)(BMI)]、實驗室檢查指標[白細胞計數(shù)(WBC)、中性粒細胞分數(shù)(NE)、血紅蛋白(HGB)、清蛋白(ALB)、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血鈣、血磷、全段甲狀旁腺激素(PTH)]、炎性指標[超敏C反應蛋白(hs-CRP)、PTX3]、血管內皮功能指標(內皮素、RHI),并分析CKD患者PTX3與各指標的相關性。結果 A組SBP、MAP高于對照組(P<0.05);B組SBP、PP、MAP高于對照組、A組,DBP高于對照組(P<0.05)。A組NE、LDL-C、UA高于對照組,HGB、ALB低于對照組(P<0.05);B組NE、BUN、Scr、血磷、PTH高于對照組、A組,HGB、血鈣低于對照組和A組,ALB低于對照組,LDL-C、UA高于對照組(P<0.05)。A組PTX3高于對照組,RHI低于對照組(P<0.05);B組hs-CRP、PTX3、內皮素高于對照組、A組,RHI低于對照組、A組(P<0.05)。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PTX3與WBC(r=0.300,P=0.046)、NE(r=0.422,P=0.004)、Scr(r=0.320,P=0.032)、hs-CRP(r=0.342,P=0.022)、內皮素(r=0.307,P=0.036)呈正相關,與RHI(r=-0.374,P=0.011)呈負相關。結論 CKD患者PTX3與內皮素呈正相關,與RHI呈負相關。與hs-CRP相比,PTX3對于預測CKD患者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可能是一個更好的指標。
梁健[9](2017)在《血液透析患者衰弱評估及影響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說明目的衰弱是一種重要的老年綜合征,嚴重影響著65歲以上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存時間。不同患者群體的衰弱病因不盡相同。本課題旨在通過調查我院透析患者的衰弱狀況,評價血透患者衰弱的影響因素,完善血透患者的衰弱病因調查,進而加強對于透析患者衰弱的預防,幫助改善血透患者的生存質量和預后。方法采用方便抽樣法收集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腎內科2016.4-5月在血透室資料相對完整的血液透析患者的85例的臨床資料,以FRAIL問卷(見附錄1)對85例血透患者進行衰弱評估,FRAIL是一種簡便的、適于床旁進行的一種衰弱的篩查方法,它包含了5個方面的篩查,有疲乏、持久力、平衡力、疾病情況、體重下降情況。以FRAIL得分0分≤2分為A組,≥3分為B組。通過單因素分析方法比較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及輔助檢查結果,篩選衰弱的影響因素。對有統(tǒng)計學差異的自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得出衰弱的影響因素的相對大小。結合衰弱定義的分類方法,以FRAIL 0分為無衰弱組,1-2分為衰弱前期,3分及以上為衰弱組。再通過上述方法分析出衰弱的影響因素。結果1.85例血透患者的平均年齡是(60.73±13.45)歲,其中男51例(60%),女34例(40%)。平均透析齡是(5.80±4.25)年,BMI(23.55±3.59)kg/m2,CCI(2.8±0.81)分。20%患者1年內有跌倒史,58.8%患者有運動習慣,91.8%的患者合并高血壓,30.6%的患者合并冠心病,29.4%的患者合并糖尿病,23.5%的患者合并高血脂。2.患者按FRAIL得分≤2分為A組,FRAIL得分≥3分為B組。A組與B組在年齡(59.71±13.51 vs 67.92±12.53,P=0.045)、握力值(23.89±10.10 vs 14.00±5.72,P=0.001)、查爾森共病指數(shù)(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平均秩次40.53 vs平均秩次56.65,P=0.019)、運動(66.7%vs 15.4%,P=0.001)、合并冠心?。?3.6%vs 69.2%,P=0.003)方面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在握力、運動、冠心病比例差異尤為顯著(P<0.01)。3.按衰弱分期進行重新分組,即FRAIL 0分為無衰弱組,1-2分為衰弱前期,3分及以上為衰弱組。衰弱前期和衰弱組共68例(80%)。3組在握力值(27.35±7.29 vs 22.81±10.64 vs 14.0±5.72)、前白蛋白水平(0.37±0.08vs 0.32±.07 vs 0.28±.05)、運動構成比(58.8%vs 69.1%vs 15.4%)、冠心病的構成比(6%vs 29.1%vs 69.2%)、CCI評分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0.05)。4.通過逐步回歸Logistic分析方法,回歸方程的回歸系數(shù)有握力(β=-0.606,P<0.05)、冠心?。é?2.097,P<0.05)、運動(β=-2.359,P<0.05)。冠心?。∣R=8.14)是衰弱發(fā)生的危險因素,而握力增加(OR=0.546)、經(jīng)常運動(OR=0.095)是衰弱的保護因素。結論衰弱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常見。冠心病、無運動、前白蛋白低是血液透析患者發(fā)生衰弱的危險因素。
李艷春,張新,黃靜,趙素梅,孫倩美[10](2016)在《WPBL教學模式在腎內科臨床見習中的應用》文中認為目的研究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模式在醫(yī)學生臨床見習中的作用。方法選取2012年8月-2013年11月在某院進行腎內科臨床見習的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共45人,隨機分為A組(傳統(tǒng)教學模式)、B組(基于問題學習的教學模式)、C組(WPBL教學模式),于課后進行閉卷考試及問卷調查,對于其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三組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分別為69.6±6.6、74.6±6.5和79.8±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C組學生對培養(yǎng)主動獲取知識能力、培養(yǎng)臨床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表達溝通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培養(yǎng)綜合分析能力、提高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的評分均高于A組和B組學生。結論臨床醫(yī)學生對于WPBL的評價較高,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腎內科臨床見習中相關知識點。WPBL教學模式作為在網(wǎng)絡虛擬環(huán)境下新的動態(tài)學習方法仍需要進一步研究。
二、首都醫(yī)科大學朝陽醫(yī)院腎內科血透中心簡介(論文開題報告)
(1)論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處內容要求:
首先簡單簡介論文所研究問題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簡單明了地指出論文所要研究解決的具體問題,并提出你的論文準備的觀點或解決方法。
寫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簡64位RISC處理器存儲管理單元結構并詳細分析其設計過程。在該MMU結構中,TLB采用叁個分離的TLB,TLB采用基于內容查找的相聯(lián)存儲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為64KB和細粒度為4KB兩種頁面大小,采用多級分層頁表結構映射地址空間,并詳細論述了四級頁表轉換過程,TLB結構組織等。該MMU結構將作為該處理器存儲系統(tǒng)實現(xiàn)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調查法:該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統(tǒng)的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的具體信息。
觀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直接觀察研究對象從而得到有關信息。
實驗法: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fā)現(xiàn)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關系。
文獻研究法: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的、正確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實證研究法:依據(jù)現(xiàn)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
定性分析法: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研究,這個方法需要計算的數(shù)據(jù)較少。
定量分析法:通過具體的數(shù)字,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
跨學科研究法: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這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xiàn)象的一種方法,從某一功能出發(fā)研究多個方面的影響。
模擬法: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與原型相似的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某種特性的一種形容方法。
三、首都醫(yī)科大學朝陽醫(yī)院腎內科血透中心簡介(論文提綱范文)
(1)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血液凈化治療的護理措施及效果(論文提綱范文)
1 對象與方法 |
1.1 對象 |
1.2 方法 |
1.2.1 PCI術后的血液凈化治療方法 |
1.2.2 護理措施 |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
2 結果 |
3 討論 |
(2)腎意義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癥病例報道并文獻復習(論文提綱范文)
1 病例簡介 |
2 討論 |
2.1 MM合并腎損害 |
2.2 AL |
2.3 LCDD |
2.4 LCPT |
3 MGRS的病理機制及診斷 |
4 IKMG關于MGRS的診斷流程和治療推薦 |
(4)前臂自體動靜脈內瘺日間手術的臨床療效(論文提綱范文)
1 資料與方法 |
1.1 一般資料 |
1.2 方法 |
1.2.1 術前選擇評估及檢查 |
1.2.2 日間手術流程 |
1.2.3 麻醉方式 |
1.2.4 手術方式 |
1.3 觀察指標 |
2 結果 |
2.1 手術情況 |
2.2 術后隨訪情況 |
2.3 平均手術時間和日間病房平均住院時間 |
2.4 初次成熟率 |
3 討論 |
4 結論 |
(5)不同腎替代方法治療終末期腎病患者焦慮抑郁及認知功能狀況調查(論文提綱范文)
對象與方法 |
1 研究對象 |
2 研究工具 |
3 統(tǒng)計學方法 |
結 果 |
1 三組人口學特征比較 |
2 三組焦慮、抑郁及認知狀況比較 |
討 論 |
(8)慢性腎臟病患者五聚素3與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的相關性研究(論文提綱范文)
本研究價值: |
1 資料與方法 |
1.1 一般資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檢測方法 |
1.3.1 血清PTX3檢測 |
1.3.2 RHI檢測 |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
2 結果 |
2.1 3組一般資料比較 |
2.2 3組實驗室檢查指標比較 |
2.3 3組炎性指標與血管內皮功能指標比較 |
2.4 CKD患者PTX3與各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
3 討論 |
(9)血液透析患者衰弱評估及影響因素分析(論文提綱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資料與方法 |
結果 |
討論 |
結論 |
參考文獻 |
綜述 |
參考文獻 |
附錄 |
縮略詞匯 |
致謝 |
個人簡介 |
(10)WPBL教學模式在腎內科臨床見習中的應用(論文提綱范文)
1 資料與方法 |
1.1 一般資料 |
1.2 教學方法 |
1.3 教學效果評價 |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
2 結果 |
2.1 三組學生的一般情況 |
2.2 三組學生實踐課考試成績 |
2.3 三組學生調查問卷分數(shù) |
3 討論 |
3.1 腎內科本科教學的特點 |
3.2 WPBL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
3.2.1 WPBL的教學特點 |
3.2.2 WPBL的教學實踐 |
3.2.3 WPBL的教學效果 |
3.3 WPBL教學法存在的問題 |
四、首都醫(yī)科大學朝陽醫(yī)院腎內科血透中心簡介(論文參考文獻)
- [1]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血液凈化治療的護理措施及效果[J]. 高秋霞,高瑞雪,陳立娟,楊敏,程虹. 中國醫(yī)藥, 2021(12)
- [2]腎意義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癥病例報道并文獻復習[J]. 魏宇君,李新,申曼,張佳佳,詹曉凱,湯然,黃仲夏.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21(18)
- [3]中共中央 國務院 中央軍委關于表彰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的決定[J]. 新華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 2020(26)
- [4]前臂自體動靜脈內瘺日間手術的臨床療效[J]. 朱仁明,張忠濤,常棟,陳學明,李晨宇,林俊,姜群,劉文虎.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20(04)
- [5]不同腎替代方法治療終末期腎病患者焦慮抑郁及認知功能狀況調查[J]. 劉航,范博涵,白寶亮,李穎,王茜,謝大煒,任亮,王偉,王瑋,胡小鵬. 解放軍醫(yī)學院學報, 2019(09)
- [6]中國腎臟疾病高尿酸血癥診治的實踐指南(2017版)[J]. 丁小強,馮哲,倪兆慧,林洪麗,王偉銘,汪年松,章曉燕,蔡廣研,陳香美.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7(25)
- [7]中國腎性高血壓管理指南2016(簡版)[J]. 蔡廣研,鄭穎,陳香美.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7(20)
- [8]慢性腎臟病患者五聚素3與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的相關性研究[J]. 李艷春,趙素梅,李忠心,李新,張新,徐晨,劉婧,黃靜,申珅,賈小月,孫倩美.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7(12)
- [9]血液透析患者衰弱評估及影響因素分析[D]. 梁健. 首都醫(yī)科大學, 2017(02)
- [10]WPBL教學模式在腎內科臨床見習中的應用[J]. 李艷春,張新,黃靜,趙素梅,孫倩美. 中國病案, 2016(11)
標簽:腎內科論文; 首都醫(yī)科大學論文; 血液透析論文; 血液凈化論文; 健康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