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一道競賽題質疑與解答(論文文獻綜述)
《數學通訊》編輯部[1](2013)在《2012年(第十二屆)高中生數學論文競賽評獎公告》文中指出為了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果,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支持中學生開展數學論文寫作這一活動,我刊從2001年開始至今已開展了十二屆高中生數學論文寫作競賽。2012年(第十二屆)高中生數學論文競賽得到了廣大中學教師和學生的大力
邵韜[2](2020)在《對一道經典競賽題的商榷》文中研究說明本文對一道高中磁場競賽習題和答案提出質疑,用積分的方法研究有阻力時粒子在磁場中的速度和位移,并用matlab軟件繪制運動軌跡和求解超越方程,給出本題的解題方法和正確答案.
徐仲瑾瑜[3](2018)在《文獻視角的中學數學解題自然性的特征研究》文中提出解題自然性的研究是數學解題研究其中的重點之一.波利亞在《怎樣解題》一書中強調解題的解法應由學生自己能夠發(fā)現才是順其自然的.我國的單墫教授在其《解題研究》一書中也反復強調解題應該是自然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主編寄語”中明確指出“數學是有用的數學,是自然的數學,是清楚的數學”.諸多學者撰寫了大量的有關解題自然性的文章,但文章的觀點不盡相同,其提出的關于數學解題自然性的論斷缺乏統(tǒng)計意義上的實證分析.因此論文對已有的數學解題自然性的文獻進行統(tǒng)計研究,提煉和歸納更加令人信服的解題自然性的特征,并根據解題自然性特征給出解題實例加以說明,最后還給出一個教學實例設計.論文的主要內容為利用文本分析法對196文獻進行分析總結得出5個數學解題自然性的特征,分別為:⑴使用通性通法:運用基本知識、跨度小、簡單的方法;⑵符合學生認知: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容易想到的方法;⑶抓住問題本質:學生理解問題本質后直奔目標的方法;⑷學生主動探究:學生自己主動探究發(fā)現的方法;⑸優(yōu)化解題方案:回顧反思后探尋到的最優(yōu)化的解題方法.論文最后給出兩點啟示:⑴解題要滿足自然性特征;⑵解題教學要以自然性為原則。
《數學通訊》編輯部[4](2014)在《2013年(第十三屆)高中生數學論文競賽評獎公告》文中研究表明為了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果,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支持中學生開展數學論文寫作這一活動,我刊從2001年開始至今已開展了十三屆高中生數學論文寫作競賽。2013年(第十三屆)高中生數學論文競賽得到了廣大中學教師和學生的大力支持,來稿踴躍。經過評審委員會評定,評出特等獎5篇,一等獎30篇,二等獎133篇,現將獲獎論文及作者名單公布如下(同等獎次排名不分先后)。
周心紅[5](2007)在《對一道物理競賽決賽題的質疑與思考》文中指出
鄭金[6](2020)在《與摩擦力有關的“彈簧振子問題”歸類解析》文中進行了進一步梳理本文歸納了彈簧振子在滑動摩擦力作用下的運動規(guī)律,對有關彈簧振子在摩擦力作用下的兩類簡諧運動的競賽題進行巧妙解答。
鄭金[7](2016)在《角動量守恒定律在競賽題中的應用》文中指出從動量矩與力矩類比的角度來理解角動量;將力矩和動量矩對固定點而言更正為力矩和動量矩都是對固定軸線而言,從平面拓展到空間。應用角動量守恒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和動能定理等物理規(guī)律解答有關曲線運動的競賽題。
陳苓[8](2000)在《對一道競賽題質疑與解答》文中研究說明 題目(一九九九年全國初中物理知識競賽試題)在趣味物理表演會上,小明展示了如圖1所示的蓄水和放水裝置.如果原來水箱是空的,注水時水箱中的水位高于哪點時排水口才有水
二、對一道競賽題質疑與解答(論文開題報告)
(1)論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處內容要求:
首先簡單簡介論文所研究問題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簡單明了地指出論文所要研究解決的具體問題,并提出你的論文準備的觀點或解決方法。
寫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簡64位RISC處理器存儲管理單元結構并詳細分析其設計過程。在該MMU結構中,TLB采用叁個分離的TLB,TLB采用基于內容查找的相聯(lián)存儲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為64KB和細粒度為4KB兩種頁面大小,采用多級分層頁表結構映射地址空間,并詳細論述了四級頁表轉換過程,TLB結構組織等。該MMU結構將作為該處理器存儲系統(tǒng)實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調查法:該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統(tǒng)的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的具體信息。
觀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直接觀察研究對象從而得到有關信息。
實驗法: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fā)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關系。
文獻研究法: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的、正確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實證研究法: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
定性分析法: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研究,這個方法需要計算的數據較少。
定量分析法:通過具體的數字,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
跨學科研究法: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這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從某一功能出發(fā)研究多個方面的影響。
模擬法: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與原型相似的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某種特性的一種形容方法。
三、對一道競賽題質疑與解答(論文提綱范文)
(2)對一道經典競賽題的商榷(論文提綱范文)
一、對一道競賽題的質疑 |
二、對粒子運動軌跡的研究 |
三、對習題的釋疑 |
(3)文獻視角的中學數學解題自然性的特征研究(論文提綱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問題的提出 |
1.2 研究問題的闡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義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獻綜述 |
2.1 解題理論相關研究 |
2.1.1 波利亞數學解題理論相關研究 |
2.1.2 國內解題理論相關研究 |
2.2 數學解題自然性相關研究 |
2.2.1 波利亞關于數學解題自然性相關論述 |
2.2.2 國內數學解題自然性相關研究 |
2.3 解題教學的相關研究 |
3 基于文獻視角的中學解題自然性的特征分析 |
3.1 自然性的界定 |
3.2 數學解題的自然性 |
3.3 文獻分析 |
3.3.1 “使用通性通法”:運用基本知識、跨度小、簡單的方法 |
3.3.2 “符合學生認知”: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容易想到的方法 |
3.3.3 “抓住問題本質”:學生理解問題本質后直奔目標的方法 |
3.3.4 “學生主動探究”:學生自己主動探究發(fā)現的方法 |
3.3.5 “優(yōu)化解題方法”:回顧反思后探尋到的最優(yōu)化的解題方法 |
4 中學解題自然性教學案例設計 |
5 反思與啟示 |
附錄 |
附錄1 |
附錄2 |
參考文獻 |
致謝 |
(4)2013年(第十三屆)高中生數學論文競賽評獎公告(論文提綱范文)
特等獎 |
一等獎 |
二等獎 |
(6)與摩擦力有關的“彈簧振子問題”歸類解析(論文提綱范文)
1 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始終保持不變 |
2 摩擦力大小不變,方向周期性改變 |
(7)角動量守恒定律在競賽題中的應用(論文提綱范文)
一、拉線小球在兩個同心圓之間沿曲線運動 |
二、帶電粒子沿雙曲線運動 |
三、從地面發(fā)射的物體沿橢圓運動 |
四、滑塊在光滑半球面內側沿空間曲線運動 |
四、對一道競賽題質疑與解答(論文參考文獻)
- [1]2012年(第十二屆)高中生數學論文競賽評獎公告[J]. 《數學通訊》編輯部. 數學通訊, 2013(05)
- [2]對一道經典競賽題的商榷[J]. 邵韜. 數理化解題研究, 2020(28)
- [3]文獻視角的中學數學解題自然性的特征研究[D]. 徐仲瑾瑜. 新疆師范大學, 2018(08)
- [4]2013年(第十三屆)高中生數學論文競賽評獎公告[J]. 《數學通訊》編輯部. 數學通訊, 2014(05)
- [5]對一道物理競賽決賽題的質疑與思考[J]. 周心紅. 物理教師, 2007(05)
- [6]與摩擦力有關的“彈簧振子問題”歸類解析[J]. 鄭金. 物理教學, 2020(08)
- [7]角動量守恒定律在競賽題中的應用[J]. 鄭金. 物理教學, 2016(04)
- [8]對一道競賽題質疑與解答[J]. 陳苓. 中學物理,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