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08例小兒斜視手術應用氯胺酮的麻醉體會(論文文獻綜述)
郝艷君[1](2019)在《對接受斜視矯正手術的患兒進行喉罩通氣與氣管插管通氣的效果對比》文中進行了進一步梳理目的 :比較對接受斜視矯正手術的患兒進行喉罩通氣與氣管插管通氣的效果。方法 :將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太原愛爾眼科醫(yī)院接受斜視矯正手術的68例患兒隨機分為氣管插管組(TC組,n=34)與喉罩組(LM組,n=34)。在手術的過程中,對TC組患兒與LM組患兒分別進行氣管插管通氣與喉罩通氣,然后比較兩組患兒麻醉的優(yōu)良率、術畢至拔管的時間、術畢至清醒的時間及其通氣相關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結果 :LM組患兒麻醉的優(yōu)良率高于TC組患兒,其術畢至拔管的時間和術畢至清醒的時間均短于TC組患兒,其通氣相關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低于TC組患兒,P <0.05。結論 :與對接受斜視矯正手術的患兒進行氣管插管通氣相比,對其進行喉罩通氣的效果更好,能提高其麻醉的效果,縮短其術后拔管的時間和清醒的時間,且其通氣相關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較低。
蔡靚羽,張建楠,尹衛(wèi)娟,徐敏逸[2](2016)在《骶麻復合靜脈全身麻醉在小兒隱匿性陰莖延長術的臨床麻醉效果》文中進行了進一步梳理目的探討骶麻復合靜脈全身麻醉在小兒隱匿性陰莖延長術的臨床麻醉效果。方法選取近期行小兒隱匿性陰莖延長術5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兩組,每組各26例,A組行單純靜脈全身麻醉,B組行骶麻復合靜脈全身麻醉,觀察兩組不同的麻醉效果。結果 B組麻醉效果較A組滿意,B組與A組在進入手術時(T0)、麻醉誘導入睡后(T1)、手術開始時(T2)、手術開始后30 min(T3)、手術結束時(T4)、出手術室時(T5)6個時間點比較,在手術后清醒時間、術中心率、輔助呼吸次數(shù)、肢體運動、追加靜脈全身麻醉藥物等方面進行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在進入手術室時(T0)、麻醉誘導入睡后(T1)的血氧飽和度(SpO2)和心率(HR)之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在手術開始時(T2)、手術開始后30 min(T3)、手術結束時(T4)、出手術室時(T5)心率(HR)相對較A組慢且平穩(wěn)(P<0.05),血氧飽和度(SpO2)在手術開始時(T2)、手術開始后30 min(T3)、手術結束時(T4)較A組高(P<0.05),出手術室時(T5)兩組血氧飽和度(SpO2)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手術后蘇醒時間(TR)(2.08±2.05)min少于A組(21.31±5.16)min(P<0.05),B組手術中使用全身麻醉藥總量(8.23±1.77)ml少于A組(22.0±6.77)ml(P<0.05),B組手術過程中體動次數(shù)(TT)(0.77±0.51)少于A組(2.77±0.90)(P<0.05),B組麻醉過程中需輔助呼吸次數(shù)(F)(1.46±1.34)少于A組(2.62±1.32)(P<0.05)。結論骶麻復合靜脈全麻在小兒隱匿性陰莖延長術的應用中麻醉更平穩(wěn),麻醉蘇醒更順利,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廣應用。
譚欣慈,原慧萍[3](2016)在《幾種常用全身麻醉藥物對眼內壓影響的研究進展》文中認為全身麻醉藥物廣泛應用于眼科等外科手術的麻醉、小兒鎮(zhèn)靜和動物實驗中。目前研究發(fā)現(xiàn)全身麻醉藥物如氯胺酮、七氟烷、丙泊酚等對眼內壓有較大影響。由于眼內壓升高是青光眼發(fā)生和進展的重要危險因素,眼內壓升高可使眼內結構改變,損害視功能。因此,現(xiàn)就幾種常用的全身麻醉藥物對眼內壓的影響進行系統(tǒng)闡述,希望引起臨床醫(yī)生及基礎研究者的足夠重視。
王武[4](2014)在《右美托咪定混合局麻藥行髂腹下/髂腹股溝神經(jīng)阻滯復合喉罩全麻用于小兒單側斜疝手術的效果》文中提出背景:斜疝手術是臨床上小兒患者常見的手術,手術時間短、刺激小,需要誘導迅速、麻醉深度易于掌控、麻醉蘇醒快捷、并發(fā)癥少且安全性好的麻醉方法,而對肌松要求并不高。喉罩插管吸入七氟醚全麻,氣道反應小,麻醉誘導及蘇醒迅速,操作簡單,聯(lián)合髂腹下/髂腹股溝神經(jīng)阻滯可減少鎮(zhèn)痛藥物及肌松藥的使用,用于小兒斜疝手術具有一定優(yōu)勢。右美托咪定混合局麻藥可安全有效的用于臂叢、骶管、腭神經(jīng)等的阻滯,其混合局麻藥行髂腹下/髂腹股溝神經(jīng)阻滯復合喉罩全麻用于小兒單側斜疝手術效果如何,尚不清楚,本研究擬對此進行觀察。目的:評價右美托咪定混合局麻藥行髂腹下/髂腹股溝神經(jīng)阻滯復合喉罩全麻用于小兒單側斜疝手術的效果。方法:擇期行單側斜疝手術患兒50例,年齡2~5歲,體重9~20kg,性別不限,ASA分級Ⅰ或Ⅱ級,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兒分為2組(n=25):局麻藥組(L組)和右美托咪定混合局麻藥組(DL組)。麻醉誘導:吸入6%~8%七氟醚,下頜松弛后置入相應型號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喉罩置管成功后,由同一位資深麻醉醫(yī)師行髂腹下/髂腹股溝神經(jīng)阻滯,L組注入0.8%利多卡因和0.25%左旋布比卡因混合液0.6ml/kg; DL組注入0.8%利多卡因、0.25%左旋布比卡因和1μg/kg右美托咪定的混合液共0.6ml/kg。術中維持呼氣末七氟醚濃度1.5%~2%,切皮時若出現(xiàn)體動反應或HR增加大于20%,靜脈注射芬太尼0.5μg/kg,并調整七氟醚吸入濃度。術畢,在呼氣末七氟烷濃度大于1%時拔除喉罩。若麻醉恢復室中患兒CHIPPS評分大于3分,靜脈注射芬太尼0.5μg/kg,病房中CHIPPS評分大于3分,給予消炎痛栓0.05g塞肛。采用患兒麻醉恢復期躁動量化評分表(PAED)評估患兒恢復期躁動情況,記錄手術時間、蘇醒時間、切皮時芬太尼使用情況、恢復室中芬太尼使用情況及術后2、4和6h內消炎痛栓使用情況,記錄術后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與L組比較,DL組患兒蘇醒時間延長,切皮時芬太尼使用率及術后4和6h內消炎痛栓使用率降低,PAED評分及EA發(fā)生率降低(P<0.05),恢復室內芬太尼使用率及術后2h內消炎痛栓使用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中心動過緩、喉痙攣及術后惡心嘔吐等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1μg/kg右美托咪定混合局麻藥行髂腹下/髂腹股溝神經(jīng)阻滯,可加快阻滯起效時間,改善阻滯效果,延長局麻藥作用時間,復合喉罩吸入全麻,可安全有效的用于小兒單側斜疝手術。
胡泊,徐力[5](2012)在《臂叢神經(jīng)腋路阻滯法在學齡前兒童上肢手術中的應用》文中指出目的觀察臂叢神經(jīng)阻滯復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兒上肢手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單側上肢骨折行切開內固定手術的患兒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治療組患兒采用臂叢神經(jīng)阻滯麻醉,術中給予氯胺酮強化;對照組采用氯胺酮復合咪唑安定全身麻醉。觀察手術中HR、SpO2、MAP的變化;觀察麻醉期間氯胺酮的用量及術畢神志恢復情況。結果治療組患兒術后立即清醒,術后1小時哭鬧和術后2小時哭鬧的人數(shù)均多于對照組的患兒,(P<0.05)。治療組氯胺酮總用量明顯小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HR及MAP增高,SpO2下降的人數(shù)明顯小于對照組(P<0.05)。結論臂叢神經(jīng)阻滯復合氯胺酮麻醉效果完善,安全系數(shù)高,全麻藥用量小,是小兒上肢手術較為理想的麻醉方法。
劉仁忠[6](2011)在《氯胺酮利多卡因合劑應用于小兒手術麻醉的臨床體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討氯胺酮利多卡因合劑應用于小兒手術麻醉的臨床體會。方法:應用氯胺酮利多卡因合劑對83例小兒短小手術施行全身麻醉。結果:手術時間均在20 min~1 h左右結束,麻醉效果滿意。結論:氯胺酮利多卡因合劑應用于小兒手術麻醉使麻醉易于控制,蘇醒更快更安全,提高了麻醉安全性。
劉懷剛,李曉靜,孫鳳蕓[7](2010)在《非氣管插管氯胺酮麻醉在787例小兒眼科手術中的應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觀察單純氯胺酮用于小兒眼科不同手術的麻醉效果和并發(fā)癥分析。方法 787例小兒眼科手術全部選擇非氣管插管單純氯胺酮麻醉,術中觀察收縮壓、心率、呼吸,記錄滿意度評分、術中惡心、嘔吐、眼心反射、呼吸抑制和術后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結果 759例鎮(zhèn)痛完善、效果滿意,28例需復合其他藥物,術中呼吸抑制0例,惡心或嘔吐18例,眼心反射53例,術后惡心、嘔吐15例。結論非氣管插管下氯胺酮麻醉在小兒眼科手術中鎮(zhèn)痛完善,安全有效,并發(fā)癥少,加之操作簡單,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麻醉方法 。
沈偉民,鄭永順,王延文,閆清,于輝[8](2008)在《靜脈全麻用于小兒斜視矯正術》文中研究說明筆者所在醫(yī)院對430例小兒斜視矯正術實施非氣管插管靜脈麻醉,現(xiàn)將臨床資料總結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本組斜視患者430例。男229例,女201例;年齡最小2歲,最大12歲;體重12~60.5kg。眼肌矯正2~4條/例?;颊呔鶡o近期上感及其它先天性疾病史,術前檢查心電圖、血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正常。
欒海星,趙萍,秦華[9](2002)在《408例小兒斜視手術應用氯胺酮的麻醉體會》文中研究指明
郭曉麗,閆紅,葛衡江[10](2000)在《氯胺酮安定復合麻醉用于小兒斜視手術1028例臨床總結》文中研究說明
二、408例小兒斜視手術應用氯胺酮的麻醉體會(論文開題報告)
(1)論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處內容要求:
首先簡單簡介論文所研究問題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簡單明了地指出論文所要研究解決的具體問題,并提出你的論文準備的觀點或解決方法。
寫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簡64位RISC處理器存儲管理單元結構并詳細分析其設計過程。在該MMU結構中,TLB采用叁個分離的TLB,TLB采用基于內容查找的相聯(lián)存儲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為64KB和細粒度為4KB兩種頁面大小,采用多級分層頁表結構映射地址空間,并詳細論述了四級頁表轉換過程,TLB結構組織等。該MMU結構將作為該處理器存儲系統(tǒng)實現(xiàn)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調查法:該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統(tǒng)的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的具體信息。
觀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直接觀察研究對象從而得到有關信息。
實驗法: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fā)現(xiàn)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關系。
文獻研究法: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的、正確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實證研究法:依據(jù)現(xiàn)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
定性分析法: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研究,這個方法需要計算的數(shù)據(jù)較少。
定量分析法:通過具體的數(shù)字,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
跨學科研究法: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這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xiàn)象的一種方法,從某一功能出發(fā)研究多個方面的影響。
模擬法: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與原型相似的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某種特性的一種形容方法。
三、408例小兒斜視手術應用氯胺酮的麻醉體會(論文提綱范文)
(1)對接受斜視矯正手術的患兒進行喉罩通氣與氣管插管通氣的效果對比(論文提綱范文)
1 資料和方法 |
1.1 一般資料 |
1.2 方法 |
1.3 觀察指標 |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
2 結果 |
2.1 對比兩組患兒麻醉的優(yōu)良率 |
2.2 對比兩組患兒術畢至拔管的時間及術畢至清醒的時間 |
2.3 對比兩組患兒通氣相關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 |
3 討論 |
(2)骶麻復合靜脈全身麻醉在小兒隱匿性陰莖延長術的臨床麻醉效果(論文提綱范文)
1 資料與方法 |
1.1 一般資料 |
1.2 麻醉方法 |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
2 結果 |
3 討論 |
(4)右美托咪定混合局麻藥行髂腹下/髂腹股溝神經(jīng)阻滯復合喉罩全麻用于小兒單側斜疝手術的效果(論文提綱范文)
致謝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縮略詞表 |
目次 |
1 引言 |
2 資料與方法 |
2.1 研究對象與分組 |
2.2 麻醉 |
2.3 觀察指標 |
2.4 評分量表 |
2.5 統(tǒng)計學處理 |
3 結果 |
3.1 一般資料及蘇醒時間 |
3.2 麻醉效果及術后鎮(zhèn)痛情況 |
3.3 相關并發(fā)癥情況 |
4 討論 |
5 結論 |
參考文獻 |
綜述 |
參考文獻 |
作者簡歷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氯胺酮利多卡因合劑應用于小兒手術麻醉的臨床體會(論文提綱范文)
1資料與方法 |
2結果 |
3討論 |
(7)非氣管插管氯胺酮麻醉在787例小兒眼科手術中的應用(論文提綱范文)
1 資料和方法 |
1.1 一般資料 |
1.2 麻醉方法 |
1.3 效果觀察 |
2 結果 |
2.1 靜脈給藥后30 s、肌注給藥后3 min全部進入睡眠狀態(tài)。 |
2.2 滿意程度 |
2.3 18例 (占全部病例的2.3%) 術中發(fā)生惡心、嘔吐, 53例 (占全部病例的6.7%) 術中發(fā)生眼心反射, 沒有發(fā)生呼吸抑制的病例, 15例 (占全部病例的1.9%) 術后發(fā)生惡心嘔吐, 術后未發(fā)現(xiàn)其他并發(fā)癥。 |
2.4 62例 (占全部病例的7.9%) 在30 min以內清醒, 690例 (占全部病例的87.7%) 在30 min到1.5 h清醒, 35例 (占全部病例的4.4%) 在1.5到2 h之間清醒。 |
3 討論 |
3.1 眼科手術需要鎮(zhèn)痛完善、眼球固定, 大部分兒童因不能配合需在全麻下來完成手術。 |
3.2 術中及術后發(fā)生惡心、嘔吐的有33例 (占全部病例的4. 2%) , 除了氯胺酮的副作用外, 因其全部發(fā)生在斜視手術中, 因此可能與術中牽拉眼外肌導致眼-胃反射有關[3]。 |
3.3 其中28例 (占全部病例的3.6%) 因小兒體重大、手術時間長、手術麻醉要求高, 單純氯胺酮不能獲得滿意效果, 需要復合其他藥物來完成手術。 |
(9)408例小兒斜視手術應用氯胺酮的麻醉體會(論文提綱范文)
1 臨床資料 |
2 麻醉方法 |
3 結果 |
3.1 麻醉效果滿意, 手術過程順利。 |
3.2 麻醉并發(fā)癥與給藥方法的關系 (見表1) , 5種并發(fā)癥按出現(xiàn)次序排列。 |
4 討論 |
四、408例小兒斜視手術應用氯胺酮的麻醉體會(論文參考文獻)
- [1]對接受斜視矯正手術的患兒進行喉罩通氣與氣管插管通氣的效果對比[J]. 郝艷君.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9(11)
- [2]骶麻復合靜脈全身麻醉在小兒隱匿性陰莖延長術的臨床麻醉效果[J]. 蔡靚羽,張建楠,尹衛(wèi)娟,徐敏逸.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6(24)
- [3]幾種常用全身麻醉藥物對眼內壓影響的研究進展[J]. 譚欣慈,原慧萍. 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 2016(08)
- [4]右美托咪定混合局麻藥行髂腹下/髂腹股溝神經(jīng)阻滯復合喉罩全麻用于小兒單側斜疝手術的效果[D]. 王武. 浙江大學, 2014(05)
- [5]臂叢神經(jīng)腋路阻滯法在學齡前兒童上肢手術中的應用[J]. 胡泊,徐力. 醫(yī)藥論壇雜志, 2012(03)
- [6]氯胺酮利多卡因合劑應用于小兒手術麻醉的臨床體會[J]. 劉仁忠. 吉林醫(yī)學, 2011(33)
- [7]非氣管插管氯胺酮麻醉在787例小兒眼科手術中的應用[J]. 劉懷剛,李曉靜,孫鳳蕓.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0(21)
- [8]靜脈全麻用于小兒斜視矯正術[J]. 沈偉民,鄭永順,王延文,閆清,于輝. 實用醫(yī)藥雜志, 2008(11)
- [9]408例小兒斜視手術應用氯胺酮的麻醉體會[J]. 欒海星,趙萍,秦華. 黑龍江醫(yī)學, 2002(01)
- [10]氯胺酮安定復合麻醉用于小兒斜視手術1028例臨床總結[J]. 郭曉麗,閆紅,葛衡江. 四川醫(yī)學, 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