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柑桔銹壁虱的防治(論文文獻綜述)
蔡金爐[1](2021)在《平和琯溪蜜柚銹壁虱發(fā)生特點與防控對策》文中指出【目的】為掌握平和琯溪蜜柚銹壁虱發(fā)生規(guī)律,了解其消長因素,總結研究防控對策,以科學指導綜合防治工作?!痉椒ā坎扇《c觀察法、巡回踏查法、抽樣法對琯溪蜜柚銹壁虱發(fā)生世代、發(fā)生盛期、生活習性等進行調查、觀察。【結果】銹壁虱在平和縣一年發(fā)生20~24代,世代重疊,繁殖力特別強。生活周期短,平均一代歷期10~19 d。成螨、若螨在當年生夏、秋梢的腋芽內,以及病蟲等因素引起的卷葉內越冬。翌年3月,當氣溫上升到15℃左右時,越冬成螨開始活動。4月遷移至果實危害。溫度23~32℃,相對濕度70%~80%最適宜。4—10月發(fā)生盛期?!疽饬x】研究將為平和縣及其周邊地區(qū)蜜柚銹壁虱的有效防控提供技術幫助。
田帥[2](2021)在《沃柑在柑橘銹螨脅迫下的品質變化及其響應轉錄組分析》文中研究說明柑橘銹螨是柑橘的主要蟲害之一,其個體微小,繁殖速率快,容易爆發(fā)成災。迄今為止,僅有極少部分關于柑橘銹螨形態(tài)特征、生物學特性和防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而在危害機理方面的研究極少。沃柑是廣西近年來發(fā)展最快的柑橘品種,受到柑橘銹螨危害后會產生黑皮果,嚴重影響沃柑商品價值和生產效益。植物在害蟲脅迫下會激活自身復雜的防御體系,因此可以通過測定沃柑在柑橘銹螨危害條件下的生理指標響應和基因表達差異,并進一步篩選出與抗蟲性相關的基因,為沃柑抗蟲新品種的選育奠定理論基礎。本研究調查了柑橘銹螨的種群發(fā)生動態(tài);鑒定了沃柑的抗螨性等級;測定了柑橘銹螨危害對沃柑果皮結構、成分和果實品質的影響;初步探究了柑橘銹螨危害與沃柑生理指標響應之間的關系,并對柑橘銹螨危害沃柑的轉錄組數(shù)據(jù)進行了分析,篩選出了相關抗性通路及差異表達基因。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田間調查得出沃柑的害螨指數(shù)為70.25%,介于62.6%-87.5%之間,根據(jù)抗性鑒定評級標準確定沃柑抗性級別為S級,表現(xiàn)為感蟲品種。(2)柑橘銹螨危害破壞了沃柑果皮結構的完整性,致使果皮最外側角質層出現(xiàn)了明顯的裂痕,角質層遭到破壞。(3)柑橘銹螨危害對沃柑的果實品質造成了影響,導致單果重量、縱徑、橫徑和果皮厚度分別下降了約38%、15%、18%和4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了約16%。(4)柑橘銹螨危害后引起果皮揮發(fā)性成分的含量和種類發(fā)生改變,黑皮果中檢測出來9大類共79種成分,其中54種成分與沃柑正常果相同,其余25種為特有成分,分別為香葉醇、柏木腦、油醇、萜品油烯、(R)-氧化檸檬烯、順式-1,3,5,8-十一烯、欖香烯、2-異丙基-5-甲基-9-亞甲基雙環(huán)[4.4.0]癸-1-烯、氧化石竹烯、反式角鯊烯、(Z)-十六烯酸甲酯、十五酸乙酯、油酸甲酯、11,14,17-順-二十碳三烯酸甲酯、2-己烯醛、百里香酚、十七烷、2,6,10,14-四甲基十五烷、十八烷、十六烷、二十烷、二十一烷、正十五酸、亞麻酸、十八烷基乙烯基醚。(5)柑橘銹螨危害引起沃柑相關生理生化指標的變化,在螨害條件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在3 d和5 d時高于對照組,7 d和9 d時含量低于對照組,超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在3 d、5 d、7 d和9 d時均高于對照組,且在一定螨害天數(shù)里差異顯著。(6)柑橘銹螨危害引起基因差異表達,危害3 d、5 d、7 d和9 d時的差異表達基因總數(shù)分別達到了5800、3199、6567和5125個,其中1181個差異表達基因在柑橘銹螨危害的各個時間段均差異顯著。GO功能富集可以對基因的功能進行限定和描述,結果顯示差異表達基因在不同的柑橘銹螨危害時間里,主要集中在生物學過程、細胞組分和分子功能中。將差異表達基因通過KEGG功能富集在主要的分子代謝和信息傳導途徑上,有利于進一步對基因進行功能鑒定和研究,結果顯示差異表達基因主要參與二苯乙烯、二芳基庚烷和姜辣素的生物合成、核糖體、磷酸戊糖、光合作用、碳代謝等途徑。(7)植物受到蟲害時,茉莉酸結構域蛋白可以對生物分子合成途徑進行調控,用來合成抗蟲次生代謝物,柑橘銹螨危害3 d、5 d、7 d和9 d后,與其相關的基因全部上調。植物體內的活性氧可以作為信號分子,誘導抗性基因的表達,而氧化酶同源酶則是作為必要的催化酶催化活性氧的產生,除7 d時有一個基因下調,其余危害時段與其相關的基因表達均上調。植物體內的類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殺螨功效,苯丙氨酸脫氨酶則是類黃酮合成途徑的必須酶,柑橘銹螨危害3 d、5 d、7 d和9 d后,與其相關的基因全部上調。戊糖磷酸途徑參與植物體內的葡萄糖合成,同時又在植物體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和環(huán)境脅迫中起到重要的作用,6-磷酸葡萄糖作為戊糖磷酸途徑的中間產物提高了植物抗病蟲害能力,柑橘銹螨危害3 d、5 d、7 d和9 d后,與其合成相關的基因全部上調。谷胱甘肽是一種含有巰基的三肽化合物,其在減緩植物細胞氧化損傷,提高植物抗性方面起到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谷胱甘肽還原酶是谷胱甘肽代謝過程中重要的酶物質,其基因上調表達可作為植物對生物脅迫的響應指標之一,柑橘銹螨危害3 d、5 d、7 d和9 d后,與其合成相關的基因全部上調。結果表明柑橘銹螨危害會誘導沃柑復雜的抗性通路和基因調控機制,激活以抗蟲次級代謝物合成為主的防御反應??瓜x相關的基因主要富集在植物激素信號轉導途徑、植物病原互作通路、類黃酮生物合成途徑、苯丙氨酸代謝途徑、萜類物質合成途徑、戊糖磷酸途徑、谷胱甘肽代謝途徑7條相關的通路中,其中5 d時差異表達基因在抗性通路中富集總量最少,7 d時富集總量最多。
田帥,樊怡君,石前,羅敏詩,宋荻,肖文軍,王國全,黃桂香[3](2020)在《柑橘銹螨研究進展》文中研究表明柑橘銹螨是重要柑橘害螨之一,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柑橘產區(qū),危害柑橘葉片和果實,導致果實品質下降。為有效防控柑橘銹螨的發(fā)生及危害提供參考依據(jù),從柑橘銹螨形態(tài)學和生物學特性、防治措施及不同柑橘對柑橘銹螨抗性等方面對其研究進展進行綜述,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柑橘銹螨未來的研究方向。
付世軍,周賢文,黃進軍[4](2020)在《不同藥劑對柑桔銹壁虱田間藥效試驗》文中指出為篩選防治柑桔銹壁虱的高效藥劑,開展了3種新型藥劑防治柑桔銹壁虱田間藥效試驗。結果表明,15%唑蟲酰胺懸浮劑3 000~5 000倍液、500 g/L氟啶胺懸浮劑1 000~2 000倍液、5%阿維菌素·虱螨脲乳油4 000~6 000倍液對柑桔銹壁虱防治效果較好,藥后1~28 d防效在96%以上,速效性好,持效期長。供試藥劑防效與生產常用藥劑1.8%阿維菌素乳油3 000倍液沒有顯著性差異。試驗劑量范圍內未發(fā)現(xiàn)柑桔藥害及對天敵的不利影響,可在柑桔上推廣應用。
肖艷,桂良杰,曾敬富,黃翔,鄧銀寶,周忠秀[5](2015)在《井岡蜜柚柑桔銹壁虱發(fā)生特點及綠色防控技術初報》文中進行了進一步梳理柑桔銹壁虱是吉安市井岡蜜柚生產上最重要害蟲之一,其分布廣,繁殖快,發(fā)生普遍,主要為害井岡蜜柚等柑桔類的果樹,是典型的難防害蟲。近年來柑桔銹壁虱為害加重,嚴重影響了井岡蜜柚生產;同時廣大市民對果品質量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研究和應用井岡蜜柚害蟲綠色防控技術已成為廣大果農和市民的迫切要求。為了系統(tǒng)研究柑桔銹壁虱的發(fā)生規(guī)律,我們從2009年開始對柑桔銹壁虱進行田間系統(tǒng)調查等工作,初步掌握了該蟲在井岡蜜柚上的發(fā)生規(guī)律,進而提出了系統(tǒng)的綠色防控技術。
周成建,周紅宣,劉雄,伍彪,莫澤東,黃妹軍,唐常青[6](2013)在《丁硫克百威乳油防治柑桔銹壁虱效果評價》文中研究表明柑桔銹壁虱Phyllocoptruta oleivora是湖南安化縣柑桔主要害螨之一,為了篩選出安全、高效和低毒藥劑防治該螨,于2011—2012年進行了5種殺螨劑田間防治效果對比試驗。結果表明,丁硫克百威乳油對柑桔銹壁虱成螨、若螨速效性最好,持效期最長,防治效果最好,螺螨酯懸浮劑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兩者可在生產中交替輪換使用。噠螨靈乳油、炔螨特乳油和三唑錫可濕性粉劑的防治效果較差。
賴炳偉[7](2010)在《岑溪市沙糖桔病蟲無害化治理技術初探》文中指出沙糖桔是病蟲害發(fā)生較多的果樹品種,對沙糖桔病蟲無害化治理,提高果品質量安全,是人們關注的問題。為了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沙糖桔病蟲無害化治理技術,以期為今后大面積發(fā)展沙糖桔病蟲害無害化治理提供可靠的技術依據(jù),筆者于2008冬~2009年冬在岑溪市筋竹鎮(zhèn)黃陵村盧家慶戶進行了沙糖桔主要病蟲害無害化治理小面積試驗。現(xiàn)將試驗結果整理如下。
劉旭,雷應華,李聰,黃寧遠[8](2010)在《柑桔銹壁虱的發(fā)生和為害值得重視》文中進行了進一步梳理柑桔銹壁虱屬蛛形綱、蜱螨目、癭螨科,又稱柑桔刺葉癭螨、銹螨、牛皮柑、黑炭丸、銅病等。在我省又叫"火燒柑"、"牛皮子",是重要的柑桔害螨類群之一。柑桔銹壁虱主要為害柑桔的果實、枝葉及幼芽等各個部位,嚴重時,足以影響當年的質量和連續(xù)2~3年內的
黃勇道[9](2008)在《銹潛凈乳油防治柑桔銹壁虱和潛葉蛾的藥效試驗》文中認為柑桔銹壁虱和柑桔潛葉蛾都是柑桔生產上的主要害蟲,本文介紹了使用銹潛凈乳油防治柑桔銹壁虱和潛葉蛾的試驗情況。
徐春明,儲春榮,朱裕忠,謝金坤,倪永興[10](1999)在《三唑錫防治柑桔害螨試驗》文中指出 三唑錫是一種觸殺作用較強的廣譜性殺螨劑,屬有機錫類農藥。1996~1997年,作者用25%三唑錫可濕性粉劑防治柑桔紅蜘蛛、柑桔銹壁虱、側多食跗線螨,均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1998~1999年,在生產上推廣應用25%三唑錫可濕性粉劑防治柑桔害螨,亦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F(xiàn)將結果整
二、柑桔銹壁虱的防治(論文開題報告)
(1)論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處內容要求:
首先簡單簡介論文所研究問題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簡單明了地指出論文所要研究解決的具體問題,并提出你的論文準備的觀點或解決方法。
寫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簡64位RISC處理器存儲管理單元結構并詳細分析其設計過程。在該MMU結構中,TLB采用叁個分離的TLB,TLB采用基于內容查找的相聯(lián)存儲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為64KB和細粒度為4KB兩種頁面大小,采用多級分層頁表結構映射地址空間,并詳細論述了四級頁表轉換過程,TLB結構組織等。該MMU結構將作為該處理器存儲系統(tǒng)實現(xiàn)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調查法:該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統(tǒng)的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的具體信息。
觀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直接觀察研究對象從而得到有關信息。
實驗法: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fā)現(xiàn)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關系。
文獻研究法: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的、正確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實證研究法:依據(jù)現(xiàn)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
定性分析法: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研究,這個方法需要計算的數(shù)據(jù)較少。
定量分析法:通過具體的數(shù)字,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
跨學科研究法: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這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xiàn)象的一種方法,從某一功能出發(fā)研究多個方面的影響。
模擬法: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與原型相似的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某種特性的一種形容方法。
三、柑桔銹壁虱的防治(論文提綱范文)
(1)平和琯溪蜜柚銹壁虱發(fā)生特點與防控對策(論文提綱范文)
1 形態(tài)特征 |
2 為害癥狀 |
3 發(fā)生規(guī)律與消長因素 |
3.1 發(fā)生規(guī)律 |
3.2 消長因素 |
3.2.1 氣候條件 |
3.2.2 栽培管理 |
3.2.3 天敵控制 |
4 防控對策 |
4.1 管理措施 |
4.2 生物防治 |
4.3 化學防治 |
4.3.1 冬季噴藥清園降低越冬蟲口 |
4.3.2 掌握防治適期 |
4.3.3 藥劑防治 |
(2)沃柑在柑橘銹螨脅迫下的品質變化及其響應轉錄組分析(論文提綱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縮寫及符號說明 |
1 前言 |
1.1 沃柑的研究概況 |
1.1.1 沃柑來源 |
1.1.2 植物學特性 |
1.1.3 物候期 |
1.1.4 栽培技術 |
1.1.5 病蟲害防治 |
1.2 柑橘銹螨的研究概況 |
1.2.1 柑橘銹螨的危害特征 |
1.2.2 柑橘銹螨的形態(tài)學特征 |
1.2.3 柑橘銹螨的生物學特征 |
1.2.4 不同柑橘品種對柑橘銹螨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
1.3 植物的抗蟲/抗螨性研究概況 |
1.3.1 植物組織結構對抗蟲/抗螨性的影響 |
1.3.2 植物生理生化、營養(yǎng)物質和次生代謝物質對抗蟲/抗螨性的影響 |
1.4 轉錄組技術在植物抗性方面的應用 |
1.5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
1.6 技術路線 |
2 材料與方法 |
2.1 試驗材料 |
2.2 試驗方法 |
2.2.1 主要儀器設備 |
2.2.2 發(fā)生規(guī)律調查 |
2.2.3 抗性等級評價 |
2.2.4 沃柑果實品質的測定 |
2.2.5 果皮生理指標的測定 |
2.2.6 果皮轉錄組學的測定 |
2.2.7 差異表達基因Q-PCR驗證 |
3 結果與分析 |
3.1 田間柑橘銹螨發(fā)生規(guī)律 |
3.2 沃柑抗柑橘銹螨等級評價 |
3.3 柑橘銹螨危害對沃柑果實品質的影響 |
3.3.1 柑橘銹螨危害對沃柑果皮表面結構的影響 |
3.3.2 柑橘銹螨危害對沃柑縱橫徑、重量及果皮厚度的影響 |
3.3.3 柑橘銹螨危害對沃柑果皮成分的影響 |
3.4 柑橘銹螨危害對沃柑生理指標的影響 |
3.4.1 柑橘銹螨危害對沃柑可溶性糖含量的影響 |
3.4.2 柑橘銹螨危害對沃柑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響 |
3.4.3 柑橘銹螨危害對沃柑脯氨酸含量的影響 |
3.4.4 柑橘銹螨危害對沃柑丙二醛含量的影響 |
3.4.5 柑橘銹螨危害對沃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響 |
3.4.6 柑橘銹螨危害對沃柑過氧化物酶活性的影響 |
3.4.7 柑橘銹螨危害對沃柑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 |
3.5 沃柑響應柑橘銹螨危害轉錄組分析 |
3.5.1 RNA測序質量分析 |
3.5.2 差異表達基因篩選 |
3.5.3 差異表達基因韋恩圖 |
3.5.4 差異表達基因GO富集分析 |
3.5.5 差異表達基因KEGG富集分析 |
3.5.6 差異表達基因的功能鑒定 |
3.5.7 Q-PCR驗證 |
4 討論與結論 |
4.1 討論 |
4.1.1 沃柑受柑橘銹螨危害品質分析 |
4.1.2 沃柑受柑橘銹螨危害生理響應分析 |
4.1.3 沃柑受柑橘銹螨危害轉錄組分析 |
4.2 結論 |
4.3 本論文的主要創(chuàng)新點 |
4.4 展望 |
參考文獻 |
致謝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
(3)柑橘銹螨研究進展(論文提綱范文)
1 柑橘銹螨的形態(tài)學及生物學特征 |
1.1 形態(tài)學特征 |
1.2 生物學特征 |
2 柑橘銹螨的防治措施 |
2.1 化學防治 |
2.2 生物防治 |
2.3 物理防治 |
2.4 農業(yè)防治 |
3 柑橘銹螨與寄主的互作性 |
3.1 柑橘銹螨對柑橘果實品質的影響 |
3.2 不同品種柑橘對柑橘銹螨抗性的影響 |
4 展望 |
(4)不同藥劑對柑桔銹壁虱田間藥效試驗(論文提綱范文)
1 材料與方法 |
1.1 供試藥劑 |
1.2 試驗設計 |
1.3 試驗地點與方法 |
1.4 調查與計算方法 |
2 結果與分析 |
3 結論與討論 |
(5)井岡蜜柚柑桔銹壁虱發(fā)生特點及綠色防控技術初報(論文提綱范文)
1 形態(tài)特征 |
1.1 成螨 |
1.2 卵扁圓形, 直徑0.02mm, 表面光滑, 半透明, 淡黃色。 |
1.3 若螨 |
2 為害癥狀 |
3 發(fā)生特點 |
3.1 生活習性 |
3.2 發(fā)生代數(shù) |
3.3 蟲態(tài)歷期詳見表2、表3。 |
4 消長原因 |
4.1 氣候條件 |
4.2 栽培管理栽培管理粗放、樹勢衰弱和越冬蟲口數(shù)量大的桔園, 此蟲發(fā)生早而多, 一般受害重。 |
4.3 天敵 |
5 防控技術 |
5.1 農業(yè)防治加強桔園的培肥管理, 提高植株對銹螨的忍耐力和抵抗力。 |
5.2 化學防治 |
5.3 生物防治 |
(6)丁硫克百威乳油防治柑桔銹壁虱效果評價(論文提綱范文)
1 材料與方法 |
2 結果與分析 |
2.1 防治效果 |
2.2 安全性 |
3 結論與討論 |
(7)岑溪市沙糖桔病蟲無害化治理技術初探(論文提綱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2 試驗過程 |
2.1 化學防治 |
2.2 處理區(qū)農業(yè)防治 |
(1) 壓枝、環(huán)剝 |
(2) 間種勝紅薊 |
2.3 處理區(qū)物理防治 |
(1) 張掛“黃色粘蟲板” |
(2) 懸掛果蠅誘捕器 |
(3) 懸掛頻振式殺蟲燈 |
2.4 調查記錄方法 |
3 結果和分析 |
4 小結 |
四、柑桔銹壁虱的防治(論文參考文獻)
- [1]平和琯溪蜜柚銹壁虱發(fā)生特點與防控對策[J]. 蔡金爐. 生物災害科學, 2021(02)
- [2]沃柑在柑橘銹螨脅迫下的品質變化及其響應轉錄組分析[D]. 田帥. 廣西大學, 2021(12)
- [3]柑橘銹螨研究進展[J]. 田帥,樊怡君,石前,羅敏詩,宋荻,肖文軍,王國全,黃桂香. 貴州農業(yè)科學, 2020(08)
- [4]不同藥劑對柑桔銹壁虱田間藥效試驗[J]. 付世軍,周賢文,黃進軍. 中國南方果樹, 2020(04)
- [5]井岡蜜柚柑桔銹壁虱發(fā)生特點及綠色防控技術初報[J]. 肖艷,桂良杰,曾敬富,黃翔,鄧銀寶,周忠秀. 現(xiàn)代園藝, 2015(21)
- [6]丁硫克百威乳油防治柑桔銹壁虱效果評價[J]. 周成建,周紅宣,劉雄,伍彪,莫澤東,黃妹軍,唐常青. 中國南方果樹, 2013(05)
- [7]岑溪市沙糖桔病蟲無害化治理技術初探[J]. 賴炳偉. 南方園藝, 2010(06)
- [8]柑桔銹壁虱的發(fā)生和為害值得重視[J]. 劉旭,雷應華,李聰,黃寧遠. 四川農業(yè)科技, 2010(06)
- [9]銹潛凈乳油防治柑桔銹壁虱和潛葉蛾的藥效試驗[J]. 黃勇道. 農家之友(理論版), 2008(06)
- [10]三唑錫防治柑桔害螨試驗[J]. 徐春明,儲春榮,朱裕忠,謝金坤,倪永興. 江蘇農藥, 1999(04)